2021-11-17 发布
项目解读
嘉兴高铁新城展示中心位于嘉兴市高铁新城现代江南片区,处于新城老城的交界口,是高铁新城轴线北侧节点,与南侧嘉兴高铁站遥相呼应。地段是水路与陆路结合部,坐拥良好的景观优势和生态环境;周边地块设有居住、商业以及学校等功能,是城市生活区与CBD的结合部。
嘉兴高铁新城展示中心是展示高铁新城建设成果的窗口和重要接待场所,代表了嘉兴的城市形象,我们的设计手法与国际接轨,又与江南水乡的文脉相契合。
东北角鸟瞰图
规划控制
展示中心靠近水岸布置,争取最好的景观视野同时兼顾内陆,岸线的城市形象。东南侧的开放空间,逐级上升的路径成为进入展示中心前重要的仪式。道路南侧与西侧的未建建筑建议采用低矮的文化设施或者商业设施。文化及商业设施对整个区域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活力的塑造有积极作用,形成中心合力。
北侧人视
设计理念
设计结合新城规划九水归心的特点,在圆中寻求突破,体之飞舞,面之弯曲,心之涡旋,顶之升华。用建筑去呼应城市,顺应景观,迎纳市民,形成“归心云卷”的主题。从大地景观,到建筑造型,到室内空间的心之旋涡,是为“归心”;白色犹如旋云般的建筑好似正在打开的卷轴,是为“云卷”。
西南鸟瞰
设计策略
在城市界面策略上,为了兼顾河道及南侧的城市道路,采用无背立面的流线型建筑造型,打造嘉兴高铁新城的建筑名片。
在场地策略上,考虑道路及河道的退线要求,建筑落位靠近水岸,让出城市界面,打通城市与水岸的联通线;考虑桥梁起坡及十字路口的退让,主入口及地面停车场设置在地段西南侧,南侧通过下沉形成内聚的市民广场。
在功能策略上,建筑景观一体化,利用地景高差设计,形成“三首层”的功能模式。其中,沿地景升起的4.500m标高对应门厅功能及向上的展览组团,与路面平接的±0.000标高对应接待功能及贵宾服务,下沉广场-4.500m标高对应会议功能。
在形象策略上,城市是最好的展品,展示中心提供了观看城市的“窗口”及平台。
在活力策略上,设置复线交通,建筑外侧植入盘旋上升的坡道直通城市云台,上升的缓坡观看城市景观的同时,可以容纳小型演出。下沉的广场激活地下功能,同时聚集人气,通过场地设计及滨水景观带动夜间经济。
在景观策略上,通过在河道中心设置云之桥,联系各个岸线,创造水陆并重的滨水线。
南侧人视
设计分析
整体采用九水汇聚,三线归心布局即盘旋上升的展览路径,水平延展的水路联线以及回旋下沉的市民广场,“三线”旋转汇聚于城市展示中心。
桥面人视
建筑通过极具动势的建筑造型,营造出虹霓之巅,云中漫步的感觉。上下两个观景视口,将高铁新城,和特色水乡两幅画卷收入展示中心。顶部城市云台,见证嘉兴城市发展360度长卷。以水平倾斜白色反射铝板,采用参数化控制,结合灯光控制技术,赋予建筑信息载体的属性,体现智慧展馆的特征。
西侧人视
西侧人视近视点
景观体现花开花落,云卷潮涨的动感。回旋的大地形成给市民活动的不同区域,“三首层”设置区分流线,上升的活动坡道为市民提供宽阔的观景视域;水平的岸线公园联动三角洲,为市民提供亲水的平台;下沉的市民广场成为最好的室外表演场地,带动城市活力。
东侧人视
室内红绸曼舞,云岛回旋。舞动的红色坡道是主要的交通动线,以此为线索串联起旋转的各层空间,逐步展开嘉兴城市发展的历程。层间以4.5m为模数,通过错层叠落形成9米层高的展厅空间,可以灵活适应未来发展。
室内门厅
屋顶设计顺应室内空间的动势,拾级而上,通过旋转的顶部造型,形成城市云台般的第五立面,造就了举办露天活动、庆典的理想空间。
远岸透视
展陈设计
展览序厅中,利用地面玻璃幕墙和金属刻板,展示嘉兴“九水归心”的规划思想。雕塑化的红船置于南湖上方,体现红色精神的延续。展示区选用1:10的沙盘+智能化系统,增强互动体验。红色坡道结合灯箱,随级展开嘉兴的历史沿革。
室内城市展厅
项目名称:嘉兴高铁新城规划展示中心
项目类型:展览馆
项目地点:浙江省嘉兴市(省、市)高铁新城现代江南片区
项目规模:10000㎡
完成年份:2021年
业主单位:嘉兴国际商务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创设计:邵韦平、盛辉
设计团队:林琳、刘佳、王莹莹、齐立轩、陈述
合作团队:方案创作工作室
|
|
|
|
|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