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杨浦全力打造千亿级“设计之都”

  从“设计一条街”到“知识经济圈”,从小企业小生态到国内现代设计企业最多的集聚区,环同济的故事总是带着点传奇色彩。 

  过去在谈及一个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时,很少有人会提到设计产业。然而在杨浦,这个没有大资金投入,没有大规模生产线,天生带着文艺气质的行业,却成为杨浦第一个有望达到千亿级体量的经济圈。

  2019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达到460亿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2.4%;全区现代设计规模以上企业营收553.2亿元,同比增长6.0%。力争到2025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达到1000亿元。
  上海有那么多大学科技园,围绕着大学推动智力成果转化的做法屡见不鲜,但如环同济这样从自发到政府引导,形成一个成熟的行业集聚圈层却并不多见。十多年来,环同济从一条街,几个点,划成一个圈的发展历程,或能为上海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大学城经济”提供一个样本。

 

 “同家军”的创业之路
  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由一个核心圈、一个扩展圈和四个辐射点组成。“核心圈”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包括赤峰路、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路、四平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 
  环同济生态圈内集聚了3000多家设计企业,3万余从业人员,是国内集聚现代设计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这些企业大多由同济大学的师生所创立,被称为“同家军”。他们就读或工作于同济大学,在同济附近创立公司,几十年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环同济的生态圈。
  品石文化的CEO张晓亮十年前创立了她的第一家公司,初衷是想做城市更新和文化项目。当时正好赶上国内房地产市场大热,公司成立前三年,每年营收可达上千万。“公司存活下来没有问题,但我们接的大多是房地产项目,与我们创业的初衷相违背。”2013年,她退出了原有公司,回到同济读博深造。

  对城市更新产生兴趣其实是在2005年,她参加了第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上海红坊改造,这也是上海最早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从那时起,我感受到了后工业时代的发展趋势,城市里的人们涌现出更多精神需求,必然会促成一批以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更新项目。”当时上海的城市更新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理念也显得十分超前。
  2016年,张晓亮博士毕业当年,上海市首次扩大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范围,对每个区的文保建筑和历史街区进行重新研究和功能改造。而同一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也开始下行,过去不被看重的城市更新项目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于是,张晓亮的创业梦再次被点燃。她召集了一批大学里的师长和同学作为初创团队。2019年,在同济大学科技园的支持下,品石文化公司正式成立。

  二次创业面临很多困难。城市更新项目更青睐于大型国企和知名企业,对初创企业的疑虑较大。“作为一家初创民企,大客户对你是否有落地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带着问号,自然不放心把项目交到你手上。”但品石文化没有放过每一个机会,对项目的精益求精和全情投入让他们在行业内建立起美誉度。

  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的新建项目下降,改造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这对城市更新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机会。“过去作为建筑设计师,我始终是个‘乙方’,只能结合开发商的意图去做设计,但现在我们是运营方,参与了项目从前端到后端设计规划的全过程,更全面地从专业领域对项目进行把控。”


  张晓亮是1998级同济建筑系本科毕业生,从上大学到两次创业,她始终没有离开过环同济的生态圈。“当年同届里创业的有10余人,现在大部分在从事设计相关的公司。”然而近年来,她发现建筑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毕业后会先到设计院历练几年,有一定基础了再到房地产公司。现在很多毕业后直接进入甲方的房地产公司,留在设计院的越来越少,纯设计的圈子在萎缩。”
  如今,建筑行业已经过了草创阶段,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今天的设计师要么走跨界路线,要么找到自己独有的优势和技术壁垒,让其无法被替代。”她认为,未来可能会有很多设计师转行,而纯设计行业的规模会逐步精简,门槛也会不断提高。
  创新融入社区的“实验场”
  最近,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巷的居民发现,家门口的路上多了一串串彩绘球,一面色彩斑斓的彩绘墙顺着马路延伸。在弄巷最西侧的建筑里,一个集轻食、咖啡、酒吧、厨房、办公、剧场于一体,取名“NICE公社”的创新混合空间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施工中,有望于下月开张。
  “适应疫情后社群交互的新趋势,NICE公社将营造一种可信的、安全的、有温度、有创意的社交新空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说。不同于过去开放的、高流动性的、参与者身份不明确的传统公共社交模式,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更乐意接受可追溯的、更为安全和透明的新社交模式。一个个健康社区,才能构成健康城市。
  沿着阜新路一直走,经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来到阜新菜市场旁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弄堂,四平路1028弄就隐匿在闹市的烟火气之间。长200米,宽7米,窄窄的弄堂两边分别是公交新村与鞍山新村,作为老社区的配套商业服务街,过去整条街被五金店、小餐馆、棋牌室占据。如今,一排小店已经陆续撤离,1028弄39号一座小红楼厂房被改造成一个联合实验室。
  外墙延续了老厂房的清水红砖墙面,落地的大玻璃门加黑钢结构则显得科幻感十足,一个巨型的“NICE 2035”黑体字雕塑招牌立在门前地上。每天,大卡车搭载着一个个黑色大箱子,装满各种新奇设备一车车地运过来。居民们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变化,纷纷议论着这个全新空间的各种可能性。
  这些都不是普通的科学实验室,而是以“设计”为主题、涵盖未来生活的材料、食物、办公、家具、装饰品等各个领域的创意实验室。社区居民不仅可以了解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在做些什么,还可以与科学家、艺术家共同参与创新实践。
  Fablab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的微观装配实验室,配置数字化制造和成形桌面设备系统等,让不同背景和专业的同学可以协同跨界,制造万物。同济大学与MIT联合在四平社区创立的Fablab,是中国第一家得到MIT认证的实验室,由来自MIT的教师团队授课,面向社区里的学生和居民开设了机器人、电子编程、电子绘画和游戏设计、3D打印、建模等五门课程。
  引进实验室的同时,整个街区也焕然一新。围绕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同济大学还牵头改造了1028弄街区,在保留原有绿化面积,增加绿化区域公共座椅,满足社区沟通的需求;开发街区墙面的多种应用方式,为儿童增加攀岩、涂鸦等多种游戏场所;根据现有生活场景,增设一些公共阅读箱、集中晾晒区等生活节点……充满设计感的改造激发了社区活力,创意从实验室向社区内部延伸。
  这是创新改变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中,社区与大学联动,实现共融共生的一个“试验场”。近年来,四平路街道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同济大学智力资源,先后开展了五季“四平空间创生行动”,更新了四平的老旧面貌,重新赋予社区时尚、美丽、创新的新元素。
  去年年底,同济人工智能赋能城市与社区研讨会第一次走进四平社区的抚顺路睦邻中心,这是高校把学术论坛放在社区的新尝试。论坛当天,来自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经济学、交通学、管理学等学科教授走进社区与居民交流,有父母带着孩子来听课,有普通听众与老师们现场互动。今后,同济学生的作业展览和毕业设计也将放在社区里面展示。
  “在设计与社区的深度融合中,社区居民、创业者、大学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高校人才在社区找到用武之地,也为社区带来了创新与活力。”四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程国光说,“社区本来是一个消费末端,如今成了创新的源头。”
  未来的科技创新或许不再仅限于大学校园或科技园区,而是发生在遍布上海的大大小小的社区里。
  推进“三城融合”打造科技园区升级版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杨浦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与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外溢相结合的成果,创造了“政府引导、学科支撑、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目前,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截至2019年底,杨浦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42家,其中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高新技术企业392家,占杨浦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52.8%,其中有40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市、区两级科技小巨人,显示出企业技术创新高度集聚。
  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截止2019年底,依托科技园区注册企业达2000余家,行业分布主要涉及现代设计、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均属于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石,知识产权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2019年,环同济经济圈企业申请各类专利789项,其中发明专利665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获得专利授权126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1308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打造以中小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助推了杨浦国家创新型城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展望未来,杨浦区将全力打造好环同济升级版和上海“设计之都”核心功能区,到2025年,形成环同济产业集聚区基本框架体系,总产出力争达到1000亿元。
  持续推进“三城融合”。在“学城”方面,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对原有学科的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在“产城”方面,拓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业范围,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设计一场项目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7.5万平方米,一期二期已建成使用),打造科技园区升级版;在“创城”方面,依托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鼓励师生创业。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支持同济以大设计为主导带动产业升级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创意与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与环保科技、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产业,构建环同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发展产业链价值高端环节,从单一的建筑设计向生态设计、海绵城市设计、项目总承包等领域拓展。
  依托同济大学优势学科溢出,建设环同济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平台、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转化平台、区块链孵化器、工业设计等产业功能型平台项目。针对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研究制定企业税收、科技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专项扶持政策。
       深化“一网通办”建设,加快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相关业务流程的审批、验收速度,力争率先实现审批事项100%“全程网办”。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同济大学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推进环同济周边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大楼和生命科学与创新创业大楼建设,并结合城市更新,打造赤峰路、国康路、阜新路、彰武路等特色创意街区。
  优化环同济人才服务政策,对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科带头人等高端人才,分类提供系统性集成性配套服务。将环同济重点企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纳入重点人才引进数据库,综合应用人才引进、人才户籍等梯度政策予以支持。保障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企业的人才公寓供给。结合相关创业大赛、产业对接、国际性论坛等活动,提升“环同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济人说
  创新需要宽容,同济没有那么多“规矩”
  在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浦社区规划师张尚武看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有“天时地利人和”多方因素——
  “天时”,是国家和杨浦发展的大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时期,城市、桥梁、道路都需要建设,同济有全国最强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专业,契合了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需求。同一时间,杨浦区提出老工业区转型,“三区联合、联动发展”,杨浦积极鼓励高校的知识溢出,拿出最好的地,提供最好的资源,支持学校的优势学科产业化。
  地利”,是同济周边特殊的环境。同济周边很多住宅小区,比如书香公寓、鞍山新村等,学生和老师在小区里租房子办工作室,小企业和大企业形成了上下游配套关系,完成产业链互补。对于生态圈的形成,市场是最核心因素。同济周边还有很多和设计相关的服务业,比如打图店、模型公司,24小提供专业化服务,很多打图店老板甚至都是设计师出身。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建立起来,周边又有很好的物业空间,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土壤。
  “人和”,同济的师生是高校中最有创业激情的群体之一,学校对师生创业的宽容度很高。建筑与城规学院的传统氛围一直都很包容,老师之间、师生之间都是合作关系,不分层级。此外,创业和学科是互动发展的,大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强调动手能力,到大三就开始鼓励学生全部参与实践题目,项目完成后,团队里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成立小公司十分常见。有些学生毕业了,住在同济周边,慢慢也开始创业。就是在这样很偶然又很自然的情况下,环同济的生态就自发形成了。
  在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老师可以在规划院里开设工作室,规划院为这些课题项目提供资金和科研助手。而规划院里有很多总工程师本身也是学校教授,承担着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创业指导工作。高校和企业之间关系紧密,走协同创新道路,这就是同济的特点。创新需要宽容的环境,同济没有那么多“规矩”,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规定好了才做,只要没有什么问题,就做吧……
  目前环同济周边最大的瓶颈是空间载体不足,杨浦建设“三区一基地”,科技创新还是重中之重。如今,自下而上的生态圈已经形成,在这个阶段,科技创新要回到从大格局上着手布局,在空间利用上做好规划。
  编者手记
  环同济生态为何能保持持续生命力
  采访过程中,当问到环同济生态的形成原因时,被提及最多的词是“天时地利人和”,看似“纯自发”和“不可复制”,但却隐藏着一些“可复制”的基因。
  环同济的生态形成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是知识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的结果。但当产业稳步发展以后,原有市场效应不再,环同济的从业者没有一味依靠过去的优势专业“吃老本”,而是始终关注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保持与产业的结合度,这是环同济的生命力所在。上海有那么多大学和大学科技园,不少科技园区在发展几年后逐渐沉寂,就是因为和产业的结合度越来越低导致的结果。未来环同济的进一步发展还是要继续依循这个逻辑,让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始终保持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果说环同济生态圈形成之初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性,笔者认为深度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及宽容创新和环境友好却是环同济的“可复制”。在高校里,如果老师看到发展机会想创业,必须辞职下海,这就是“环境不友好”;而更多人可以“试试”,但不需要辞职,这才是“宽容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宽容创新的环境,才有那么多老师带学生、学长带学弟妹创业的现象,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同家军”。

编辑:贠涵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