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的产业困境与教育变建筑学的产业困境与教育变革
高等教育由欧洲中世纪大学演变而来,民国时期西风东渐,中国高等教育掀起培养通才之风。建国之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明确规定注重培养“专门人才”,以学科、专业或职业需要为根据,“专才”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专才”培养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应运而起。“通才教育”可以弥补“专才教育”的不足,两者必须相互兼顾与结合,才能形成平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教育的“专”,可从三个层次来看,一是在大的学科层面,二是建筑类学科内的三个一级学科之间,三是建筑学科内的设计主课与辅课之间,与此相对的是不同层面的通识教育。在当下,建筑教育一直面临着来自时代、技术、学科等各方面的挑战,这要求建筑教育不断审视自身,在“通专结合”的大背景下,对学科、院系、课程等进行积极的探索。本期主题关注当下在“通专结合”及“新工科”背景下的建筑教育的若干议题。
主题文章中,韩冬青重点阐述了建筑学本科通识教育的若干问题及其策略,并强调通识教育应当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孙澄等的文章分析了新工科教育理念及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对“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详细阐述。袁牧的文章从宏观视角及建筑学的产业困境引发出对建筑教育变革的思考,对建筑学新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王飞的文章介绍了当下的美国建筑教育中对“通”与“专”的学科建设,可为中国的建筑教育提供参照。孔宇航等人的文章则聚焦于建筑学中的专业训练,主张设计课教学对“建造”的回归。董屹和王桢栋对于大组协作型设计课程的组织模式有着长期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通专结合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华霞虹的文章介绍了建筑文献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文本建筑的学习实现通专结合。范文兵的文章重新审视了建筑学的通识教育特性,对当下设计教育内涵的变化进行了阐释。
建筑学的产业困境与教育变革
Industrial Straits Faced by Architecture and Reforms in Its Education
袁牧 YUAN Mu
面对设计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转型和互联网浪潮的新时代,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所沿袭几十年前的旧体系已难以为继。教育的问题源自设计产业的困境。要解决产业问题,应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作为建筑教育导向,全行业协作建立一整套全面、灵活、开放且持续迭代更新的教育体系,以众多的专精课程组成新的通识教育,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制订适应行业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特长的定制化课程组合。此体系必然需要整合全社会的教育和产业资源,并在建筑全产业链的大范围内重新定位建筑学的理想、使命和路线,与建筑各相关专业共同走向未来的建筑学。
1 根源:建筑学的产业困境
建筑学教育饱受诟病已经很多年,至少在笔者二十多年前读本科时,学院就已经在组织教学改革,而据笔者导师提供的资料,在更早的时候,针对教学改革问题就已经有过大量的讨论并一直在进行。直到现在,仍然见到知名建筑学院还在做较大幅度的教改, 可见建筑教育的不足和改革的共识是普遍的。
但从笔者的亲身经历来看,这二十多年来,建筑学教育的主要体系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因而主要问题始终存在,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全方位快速发展和转型,显得更加严重。
笔者认为,在建筑教育的众多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和当前的时代环境(包括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脱节,尤其是和建筑设计产业的实际需求差距极大,类似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脱节,因而其改革的根源和对策,还要从产业需求去找。
1.1 传统规划设计的产业困境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中国连续多年GDP增速下降,很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凸显,政府正在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建筑行业也未能幸免,随着城市化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城市建设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占设计市场最大份额的房地产开发则已出现土地购置和销售面积总量下降的情况①。可预见的是,除非发生战争,全国大规模快速建设基本见顶。
相应的,规划设计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表现为越来越难获取设计项目,设计费持续低迷,恶性低价竞争普遍存在,设计企业生存越发艰难,从业人员收入下滑。以至于媒体上持续出现大量对行业未来的悲观言论,招生和就业口碑下滑,换专业改行现象迅速增多,优质人才流失,企业招聘困难,笔者的同学和同行改行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过去20年建筑学专业的大量扩招,实际上行业低端产能已经显著过剩。虽然高端产能仍然稀缺,但高端市场规模小、不稳定,中短期并不能解决行业市场不足的问题,要等待整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再上新台阶才有机会。近期去低端产能势在必行,而高端产能扩张则需谨慎。
除了以上这些,困难还来自于各分支领域面临的跨行业竞争。原本归属一级学科建筑学下的城市规划和归属城市规划下的风景园林,在2011年后升级,与建筑学并列为一级学科。原本归属传统建筑学的这两部分市场,被更强势的地理学和林学抢占,传统建筑学出身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师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一直归属建筑学名下、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最大的室内设计部分,实际上长期以来不为传统建筑学教育重视,一直都被美院系统的环艺专业占据优势,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转战室内市场,但战况并不乐观。
同时,更有众多相关学科的具备压倒性优势的跨行业竞争,诸如互联网行业之于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经济学和交通学之于城市和产业规划、土木工程之于房地产开发等。传统建筑学所涉及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四大领域,大部分已经被蚕食,几乎只剩下建筑物规划设计的核心还在维持优势,但这部分的竞争极度激烈。
城市建设放缓,传统市场饱和,人才流失严重,跨行业竞争激烈,对源自建筑学的设计企业而言,处境非常困难,前景极为黯淡。而企业的困境则直接影响到建筑教育本身。
1.2 产业困境引发教育困境
建筑学既是一门综合学科,也是一门实践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不同,建筑学主要面向工程和艺术实践,不可能依靠拨款、基金资助等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式。因此, 建筑教育的主要目标(除了少部分纯学术研究外)是为建筑相关产业输送人才。进入规划建筑设计的实践领域,也是大多数建筑学学生的就业选择,这是学科存在的基础。
但目前的建筑教育与设计产业脱节严重,本科毕业生普遍不能胜任日常设计工作, 需要进入企业后接受较多培训。本科教育对实践所需的众多知识技能远不够重视,尤其是法律法规、施工图与施工、经济造价和市场营销等至关重要的方面。甚至有的建筑系教师自己也不了解行业实践,毕业后就任教,如此循环,整个学科教育在脱离实践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由于设计产业自身的技术和观念、行业与企业组织方式、生产和商业模式普遍严重落后于互联网时代,在产业链竞争和跨行业竞争中均处于劣势,产业界无法探索和引导学科创新,也无法以充足的利润吸引、反哺和资助建筑教育,使建筑教育失去了最主要的生存土壤和发展根基,也无力倒逼建筑教育进行有效改革。行业竞争力弱、利润低、薪酬低,导致好学生不再报考建筑学,优秀毕业生优先转行;人才流失使行业缺乏竞争力,进而继续导致更大的人才流失。因为产业的困境,引发教育的困境,并恶性循环,这是问题的根源。
互联网时代的新问题,则是信息过剩,令市场环境和学习环境均陷入选择困难, 机会成本增大,消费者、设计师和教育机构均无所适从。尤其教育本以传授无形的知识为主,互联网信息爆炸使一般性知识迅速贬值,软硬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也对设计师的传统技能冲击很大,建筑专业人员的权威性大幅降低,进而降低了行业的话语权和利润,反而蓝领施工企业不受影响,收益相对提高。
建筑学曾经重视的一些知识技能已经贬值甚至被淘汰,一些过去不被重视和新兴的领域变得重要。
长久以来,建筑学教育依赖师徒传承、匠人手工、通才教育和人文修养,这多少带有中古时代的特征。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些特征有的已经落后,有的需要结合实践进行变革。互联网视频、大数据、云服务,特别是高度便捷的社交网络等传播和服务技术,严重冲击传统师徒传授的方式;智能化软件技术大量淘汰手绘、模型等手工设计技能;海量视觉信息和大规模自媒体令视觉造型训练贬值、职业怯魅并失去权威性;通才教育和人文修养仍然重要,但更需要升级专业优势,而不是泛泛了解各行业常识,否则专业人士甚至不能说服阅读量较大的普通人。
从市场角度来概括,就是互联网使传统知识能力迅速过剩而贬值,新科技又集中在电子、生物、互联网等领域,包括建筑学在内的很多人文社科受影响尤其严重,这对企业和学校都是重大的挑战。
这不只是建筑学一个学科的问题。在时代变革的转型中,大量传统行业都面临挑战, 有的走向衰落,有的则浴火重生。
2 解析:应对产能过剩的产业升级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均会走向产能过剩和平均利润;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也只是学科之一,并不能幸免。长远看唯有科技革命能较长期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但基础科学已经几十年没有大突破,当代主要新兴高科技领域是电子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
要推动建筑学的学科突破和产业升级,并不一定能成功。
2.1 销售高于生产的渠道时代
对大多数产业而言,产能过剩的直接后果是市场营销竞争白热化,设计行业也不例外。
当行业知识和技能因互联网传播和社会发展变得普及,企业同质化严重,行业精英所看重的品质和顶端技能,却因为市场付费能力和客户鉴别能力的不足,并不能成为竞争的主要武器。这种情况下只能诉诸于低价竞争。这在很多原本技术性很强的行业,都一再上演。如果不是中国目前还实施政府资质管控,并且国外企业普遍拿不到施工图资质,市场竞争会更加严重。
过度营销竞争会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双重伤害,专业能力变得不再重要,生产者无足轻重;营销部门强势,广告宣传和人脉关系变成决定性要素,大部分利润被营销渠道拿走,生产和技术部门无力进行技术升级,消费者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所谓渠道为王,整个行业陷入无法升级的恶性循环中,直至被国外或其他行业吞并。
过去建筑教育所追捧的明星建筑师制度,其本质也是对传播流量的垄断性争夺,是销售渠道的竞争,包装、人脉和圈子互捧更胜过创新,对行业发展并非好事。尤其中国这样市场竞争激烈无序、媒体流量极度稀缺、整体发展水平不足的市场情况,只会造成行业更加撕裂,对大多数从业者毫无帮助。
相对来说,设计企业的整体品牌打造要比个人明星制度更有益于行业发展,对消费者更有利,行业资源分配也更均衡、稳定、可持续,但仍然不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2.2 去产能和产业升级
西方国家往往依靠行业协会的强力准入控制,以限制行业产能增长,保障从业者的基本利润。但在中国,规划建筑设计并非国民基础行业,政府推动去产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行业市场总量的天花板也显而易见,加上不尽人意的资质管控,反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虽然有效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只有不足三万人,但仍然大量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要简单地去产能,相当困难。
笔者认为,只有产业技术升级——一方面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因升级自然提高从业门槛,淘汰低端产能,降低成本和价格,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优质设计服务,设计师也能提高单位收益——生产者与消费者才能双赢。而仅仅依靠人为设置准入门槛,实际容易沦为落后产能的工具并伤害消费者和优秀的从业者。
目前比较容易实现的,是向管理升级要效益,加强专业性、细化分工、流水线生产。这样不需要硬科技创新,软件和互联网发展已经提供了基本技术支持,让一些大型施工图设计企业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但问题在于,这一方面解决不了关键的方案设计问题,设计质量提高有限,另一方面对施工图设计师的自身发展局限很大,所以不利于行业去低端产能,且无益于增加高端产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也饱受诟病。
另一条路是扩大外部市场,目前的“一带一路”正是如此。虽然少数设计企业已经跟随基建输出走向国外,但中国对外影响力的提升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短期内对全行业意义不大。国内中西部扶贫则略好一些,西部地区同样缺乏优质设计服务,但其支付能力也同样孱弱,因此只能逐步渗透提升,真正的市场空间还需等待整体经济提升。
2.3 建筑学的科技创新
当以上方法都不解决根本问题时,就只有科技创新一条路可走。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每个行业的基本使命,建筑学并不例外。笔者认为,国内规划建筑设计领域,科技含量远落后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从已经成熟的BIM、参数化软件推广的困难重重可见一斑。过去20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畸快增长,技术、品质甚至安全都抛到一边,民怨沸腾,设计企业往往沉迷于赚快钱,无心进行长远的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这种情况只是到了2019年才开始有所改变。
因此,真正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目前刚开始。
规划建筑设计的科技创新,不能只停留在GIS、BIM软件的应用,或在节能设备、机电中有点技术性。设计本身的分析、整合、塑形、选择、评判,也应寻求技术突破。行业内一些设计企业和行业精英,已经在着手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设计科技创新,已有初步成果。笔者认为,即使完整的人工智能设计(类似L4级自动驾驶)的理想目标在短期内还无法达到,但自动化半自动化的设计是可以实现的,设计案例数据的结构化分析积累也大有可为。只是目前大量低端设计企业的人员素质还很低,无法承载技术创新和普及,需要学校教育从年轻人开始,持久推动行业素质提升。
至于建筑学的另一方面——人文关怀与情感价值,也并不与科技创新矛盾。反而是科技发展能够方便从业者更方便、更高效地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历史、文化、艺术和情感价值的普及提高。因为人文艺术学科,也同样需要利用当代科技推动自身发展。科技和人文总是互相促进的。
3 目标:建筑学的理想和使命
面对时代剧变和行业颓势,我们甚至不得不反复自问:建筑学,到底还有没有显著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可有可无?是不是注定被众多学科瓜分殆尽只剩空壳?从业者是不是最终只能沦为枯燥重复的体力劳动机器或者无谓的装饰?
建筑尚未成为居住的机器,建筑师已经沦为设计的机器。
但笔者相信,建筑学仍然充满意义和希望。建筑学仍然是进行物质环境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更美好的人类物质世界是建筑学的根本使命和领域所在,这一点在可见的未来,仍不会改变。
3.1 新时代重新审视建筑学的理想
大量学科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一个学科和行业的价值、工作领域和专业优势,并不是先天注定的。建筑学因具体国家、行业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势力范围。
目前中国的建筑学学科虽然被抽离了大量专业组成,但目前在总体规划、专业技术统筹、制度法规地位方面,还有比较强的优势,至少建筑学的名称尚在手中。
而另一些无形的、源自于西方古典建筑学的人文理想、社会责任和专业信仰,却在这个时代凸显出独特的价值。居者有其屋,推动社会公平……这些部分原本并不专属于建筑学,但相比土木、工民建、房地产等相关学科,建筑学却因为历史上的通识教育传承,获得了这些额外属性。这些特征在互联网时代价值混乱的情况下,弥足珍贵。
建筑学教育应当有此野心和能力,渗透到众多行业,如同律师、会计师分布于各行各业一样,建筑师也不必局限于设计企业。
但坚持理想,也要剥离不切实际的幻想,要在人文素质、经济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教育上全面发力,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从业者掌握具体扎实的能力,切实高效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空谈理想。尤其不能以理想之名行剥削之实,忽悠学生和年轻设计师盲目用力,要让理想、教育和生产收益形成良性互动,让建筑学的理想和责任建立在良性经济循环之上。
3.2 实事求是地确定学科和行业的职责使命
对于为数不多的、需国家授予注册资格并承担终身个人责任的建筑师而言,其肩负着比较重的社会职责。
因为这种职责使命,根据建筑学的学科特征、历史传承和产业状况,笔者认为,建筑师能够起到多学科和产业链的领导者与综合管理者的作用,这也是建筑学在整个大建筑领域所应追求的核心价值。
建筑学因而可以帮助全社会以坚持一种符合长远、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并通过强大的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共同努力,实现一种实事求是的理想主义路线。
从城乡规划到工业民用建筑物再到风景园林,一切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一切需要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项目,都仍然在建筑学可触及的范围之内。
这必然需要一种全新的,而不是在旧系统内修修补补的建筑教育体系。
4 重整:建筑学教育的新通识体系
重铸我们的建筑教育体系,必定是以通识为主;但这种通识体系,又必须包含新时代的科技专精,科技与人文缺一不可。
4.1 基础通识教育的新思路
大学教育的第一步,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完整的人。尤其切忌过度的专业本位主义,而应首先打开专业转换的渠道,不适合、不愿意从事建筑学的人,应自由转至其他专业。
笔者认为,真正适合建筑学的人才是非常少的,盲目扩大办学、招收不合适的人进入建筑学专业,是目前众多弊端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足够的愿意学习且适合建筑学的学生,应缩减办学规模。
在本科教育的最初,就应提供给学生开阔的人生视野与职业选择机会,甚至此类教育应延伸到高中,让学生得以真正根据自身特点和意愿,选择适合自己且市场需要的职业。从经济学看,也只有这样让人才首先能自由流动,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才能趋向最优。
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状况,远比具体企业和个人的情况重要,这也是整个学生选专业和就业领域日益达成的共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经济学含义。在生源精简且适合的基础上,才能谈及教育本身的改革。
可以预见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的主要目标还是经济发展。随着整体经济降速进入新常态,学科的生存发展高度依赖产业发展。未来社会的经济运行情况会高度复杂,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因此对每个人,经济学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经济体量巨大的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领导角色,建筑师更要高度强化对经济学的认知,尤其至少应该通晓设计企业的营销、生产、收费、分配的运营情况,进而也要对建筑产业链的各环节的经济收支、生产组织、社会关系等情况有较深刻的了解,否则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生存,这对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而恰恰是这一部分至关重要的经济学知识,目前在整个建筑教育里的比例几乎为零,这是整个行业愈发陷入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我们不能总是依靠从业者的个人奉献、燃烧理想和积蓄来维持行业的存在。如果一个行业是社会所需要的,就应该能够取得健康的经济收益。
建筑教育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技术能力。这既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也包括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在常见的建筑教学中,对科学和工程部分的重视不但远远不够,而且颇有藐视科技的风气存在。
建筑学固然是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的综合学科,但当今时代除了经济社会的商业逻辑外,真正促成近几十年社会大发展的核心因素,仍然是以电子、通信、互联网和制造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
现状建筑教育中的显著弊端,是一味强调艺术人文属性,并实质上沉迷于外在形式与言语概念。建筑学一方面虽认同并追逐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却近乎放弃科学和工程在学科中的发展,这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危害极大。建筑学不但应当持续加强科学技术在其中的基础地位,更要持续吸收尖端科技进入,这是千百年来建筑学发展的根本。
整个现代建筑应工业革命而生,当代更应该紧跟信息科技的步伐,至少可以将之作为建筑教育的重要部分进行探索,而不能因为新科技不直接影响建筑造型,就可有可无。未来的建筑学确实未必仍然固守空间形体,但只要非视觉的科技工作真的是未来物质环境建设的主要部分,就应当成为建筑学的主要对象。
而在美学艺术和人文社科方面,现状建筑教育也问题极多。
即使是最受重视的形式设计方面,目前依赖教师个人讲解、以方案设计为主体的建筑设计主干课,离培养学生具备更全面、系统的美学素养也颇为遥远。甚至在建筑教育系统内,对建筑形式都没有普遍的美学共识和公认的理论体系,更没有权威的系统教材, 而只能沿用几十年前编写的、改革开放前期的老旧教材体系。
笔者认为,建筑形式的美学体系,如同整个艺术史告诉我们的那样,审美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确实存在若干主流强大的美学体系,这些体系经历千百年的竞争和淘汰, 往往在经济、社会、科技、历史等众多方面具备优势,因而得以存在发展并占据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并且持续发展创新。
因此虽然美本身没有是非对错,但美学体系的生存竞争背后,是各种文化、经济、政治集团的全方位竞争,而美学(包括它所决定的形式与文化)往往是最高层次的表现。
对这个最“软”的部分,建筑学教育需要认清本质,站稳立场,投入充足的资源, 进行系统的、实事求是的、以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为基石的研究和教育推广。各个国家、民族、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和相适应的美学体系,应当也必须百花齐放,形成健康向上、符合普世价值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美学生态。尤其是中国当代经济转型和文化崛起, 意味着中国乃至地方文化能够在当代的全球美学体系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同的亚文化圈和建筑学院,也都可以有自己特色的美学系统,但这一切的前提是, 具备全球和历史视野,掌握科学的方法(人文社科也同样要遵循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艺术创作除外,但对艺术的研究则仍然属于人文社科),切实投入资源去建立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美学体系和教育方法,摒弃现在很多近乎玄学和清谈的、不可证伪的伪科学、伪人文教育。
大学教育首先应当解决的,是树立、促进、推广国家或区域的基本美学体系标准, 而不是从一开始就陷入个人化的、偶然和模糊的风格形式课程。
至于其他人文通识教育,倒没有审美部分那么混乱,只是系统的社会学、历史考古、哲学等通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普遍欠缺,所幸这些学科自身的基础研究和教材体系都比较严谨成熟,因此只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就能有不错的效果。尤其社会学课程,曾经出现在梁思成创办清华建筑系时的课表上,却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踪影全无,但这一课程对建筑系至关重要。而所谓“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不过是社会学的一小部分研究对象而已。
尤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中普及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作为综合科技、人文、艺术等众多方面通识的共同基础,是通识中的通识。这一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仍在发展中,对整个互联网时代科技具有基础性作用的科学门类,对建筑学具有特别大的价值。因篇幅有限,具体内容不再展开。
4.2 开放、灵活、丰富且持续迭代的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经济转型和时代剧变,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精显然是必然的选择,但没有具体的目标、方法和措施,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笔者在规划建筑设计公司的运营以及与青年学生、建筑师的交流中,痛感学校教育的不足;一方面是宏观协调的综合思考分析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不足,这和目前建筑教育的系统性架构缺陷有关。
要在短短五年建筑教育中,贯彻通专结合的基本路线,需要有强大、精巧、高弹性的课程体系。目前笔者和一些同行正在编写其基本框架提纲并试图建立行业协作的开放式教育培训体系。
大学的学分制,本来是一项万能的制度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众所周知的是该制度并没有真正的选择性。建筑教育首先应该做的,是真正推行自由选择的学分制,提供广泛全面而精细的课程系统;不只是根据规划、建筑、景观提供各自的专项课程,更要针对如医疗类建筑、幕墙类工艺、产业类规划、工业遗产景观等真正有充分市场需求的细分、专精领域,提供足量全面的课程资源。不是由几门较浅的通识教育课,而是由大量全面完善的专精课程,组成整个通识教育系统。这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不太一样,却与西方通识教育课所依赖的、全覆盖的专精教育基础相似。
很显然,这样庞大的课程资源体系,不是一两家学院能够提供的,但却是行业和学生真正需要的。
解决方案当然只能是充分利用全行业和跨行业的全社会教育资源,无论是良莠不齐的网课、全球大学的课程交换、特长企业的实习机会和校企联动,都是课表的一部分。每个院校当然要研发自己的课程框架体系,而行业协会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大学联盟, 作为整个行业的发动机和基石,应当有这样的眼光和能力,集全行业之力,推动整个建筑教育体系的百花齐放,而不是按照僵化固定的专业评估标准,安排一大批低水平的同质化雷同课程,浪费财政拨款和学生的青春。
现实已经是,整个建筑规划设计领域都不容乐观,纵然协会和教育方还能掌握业内话语权,但面对残酷的市场和用脚投票的学生和从业者,覆巢之下又有何用?如果最终只是改行和自学决定了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大学教育又何去何从?这种担忧恐怕已经逐步接近现实,过去几十年的旧建筑学教育,已经难以为继。
不客气地说,很多学校的建筑专业课,还不如视频网站上的网课有价值。正规的建筑教育在内容上面临被社会培训机构击溃的危险,例如设计考研和留学培训领域。有的学生对五年教育失望却在考研班里重建对建筑学的信心与知识架构,还有的知名建筑学院研究生录取率被民间考研培训机构包揽;留学方面,培训机构“群魔乱舞”,正规教育束手无策,此类情况屡见不鲜,发人深省。
另外,西方建筑学院采取的、邀请知名执业建筑师在校内开设研究性设计课,近年来也被国内院校采用,这无疑是个进步。但这还远不足以解决建筑教育通专结合的根本问题,也只是众多社会教育资源的一小部分。而且仅仅选择明星建筑师,或面向建筑师范围内,局限性仍然很明显。真正主宰整个行业的政府审批、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基本被无视。建筑学与甲方主体行业之一土木工程的建筑管理专业,以及另一个行业主体建筑施工的工民建专业,也都严重缺乏交流。所有这些重要的关键性课程,都还没有进入建筑教育的视野,其实质却长期一直抽打着全体建筑师的身心。
4.3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指引和选择
要想真正落实建筑教育的通专结合,还不只是上述教育资源的整合。
方向永远高于方法,对大学教育来说,指引学生的方向,才是关键中的关键。除却最基础的通识课程,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未来五年的课程清单,这将决定学生未来数十年职业生涯的起跑线,是在山顶还是海底。而这也恰恰是大学教师所应该擅长的地方。整个大建筑产业链的市场情况、未来发展、就业趋势,建筑科技和人文的发展方向、价值取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素质修养、家庭人脉等,都是选择这五年专精课程的主要依据。
现代社会教育资源总体是丰富的,完整获取这些远超人一生的时间。而学生的时间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如何令其高效、正确地选择未来的知识技能组合,将五年甚至更长的人生投入进去;如何令其真正被因材施教,让学生个人特性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结合,是建筑教育的根本使命和责任所在。
笔者甚至认为,学生有必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通过通识、调研与实习,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课程列表。首先决定是否转专业;如果不转,则需要决定如何选择方向,每个方向如何选择课程,如何安排课程顺序与投入比例。这是非常专业且需要多年经验和深刻预见性的工作,需要高水平的导师来帮助学生完成。不止一两个笔者熟悉的学生,最终抛弃了五年的本科专业,在别的专业重新学习,这是巨大的浪费。人生没有几个五年,不应该被草率对待。
通才还是专才,何种通才何种专才,不应当一刀切地落到每个具体学生头上,而是应该以覆盖全部专精课程的新通识体系,给予每个学生通或专的选择机会,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长期来源。每个学生完全可以跨越规划、建筑、景观三大领域,甚至跨出建筑学获得交叉学科培养。而这套课程框架体系本身和具体知识课程要能够持续迭代更新, 能够不断升级迭代,吸收新兴领域的成果。
只有自由、灵活、高水平的方向与课程选择,才能长期持续培养各有所长、适应行业需要、兼顾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从业者。
具体的课程组合当然以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笔者也认为重点组合方式应当是哑铃型,即重视上层的综合管理、思维创新能力和底层的数理、人文知识基础,而对于中间层的应用型知识技能,则应该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并非重点。
尤其是现在建筑学教育大纲里占据大量时间的方案设计主干课,其设置就有重大问题。笔者个人认为,在本科前两年,首重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而不是绑定在完整的方案设计上。
实际上,大部分本科毕业生在工作的前三五年内根本不具备承担整体方案设计的能力和机会,业内共识是十年左右能成为主创。因为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政府管理和甲方市场需求水涨船高,只会做一点概念方案和效果图就能成为主创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另一方面,从基础法规、施工装配、机电绿建到市场运营服务沟通,现在的真实项目对综合性的要求今非昔比、不断提高,对技术性、精细化乃至成本控制、团队管理的要求也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只有收费依然低迷),而近年来更出现了推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国家政策,其实践性更强、要求更高。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学生在基本修养和知识技能都完全不具备的情况下,勉为其难做一点过家家般的虚拟方案设计,不如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充分进行真实案例调研模仿和扎实的局部知识技能训练,自下而上、厚积薄发,更有利于长期积累综合实战能力, 缩小大学教育和产业实践之间的鸿沟。
科学的方法从来主张,任何复杂的规律和技术都可以被理解、分解成足够简单的很多部分。仅就建筑规划设计而言,应当将其分解成众多基础知识技能的课程,循序渐进、逐步依次学习。只有经验丰富成熟之后,才能直接进行完整的项目设计。揠苗助长只会浪费时间并摧毁学生的信心,极大降低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能否切实尊重和顺应学科教育的真实规律,是科学和玄学的分水岭。
另外,在可预见的未来,需要高度重视软件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当然需要大量的跨学科创新。早在20年前,秦佑国教授就苦口婆心地劝诫学生要学好数学,而我们那时甚至以逃避数学课为荣。今天回头看来,这是何等的悲剧。
但总体来说,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将会在学科创新上更有优势,年轻人要珍视历史的机遇。曾经以“老年”为职业优势的建筑学,在新时代必将有重大改变,我们应当为年轻人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对此问题行业已经非常重视,本文不再赘述。
4.4 整合全产业链的教育野心
建筑学曾经是涵盖所有建造有关领域的总体学科,这是历史形成的,也符合当时的生产方式。但随着现代科学兴起后的专业分工,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被从建筑学中剥离出去,除了建筑学这个名称依然保留,所剩的部分已寥寥无几。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造价、施工管理、房地产投资甚至施工图、幕墙、厨房、室内装饰各部分都被实质性地切割了出去。但这些专业在实际工程的全过程中,仍然高度密切联系,学科割裂对工程实践造成了很大伤害。这背后,也有山头主义和利益争夺的原因。如果任由这种剥离继续下去,建筑学也必将名存实亡。
所幸的是,产业实践和国家政策正在弥补这一情况,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施工合流趋势能够对这种割裂有所弥补。但更重要的是,学科自身要能够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学科融合交叉,与产业链共同发展。因为随着产能高度过剩和技术成熟普及,传统的这些建筑分支领域已经相当衰落而无利可图,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与其固守旧时代的边界,不如主动整合,至少在大建筑领域,各专业本就相融互通。完整灵活的建筑知识体系正有利于这样的全产业链整合。至少应当在大学教育阶段,以自由选修和联合培养形式来促进这种人才和知识的流动与融合。
具体的研究、实践领域从来不注定归属某个学科,而是应当在真实的学科竞争中选择最优的结果。例如目前被地理学占优的城乡规划、被林学占领的风景园林,完全可以通过学科联合从中争取更多的份额。源自传统建筑学的规划和景观专业有自身的优势特色,理应成为主角。反观而言,施工、开发行业也同样具备将建筑学变成其下属学科的可能性,至少施工行业并购规划建筑设计企业相当容易,甚至在全社会的普通认知里,建筑产业这个词,主体是属于施工的。
建筑教育应该抛弃门户之见,实事求是地寻求物质空间环境建设的本质规律和正确价值观,重新整合失去的分支学科,掌握好行业标准和话语权,面向全产业链的发展, 并在产业链价值变化中灵活调整各部分配比,成为大建筑学科领域的领导者。源自传统建筑学的建筑教育能否存活和发展下去,能否获得建筑学科的领导权,最终要看从业者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行政指令或空喊口号。创新即使失败,也胜过坐以待毙。
但无论最终哪个学科占据了建筑学的主导,建筑学的基本对象——物质空间环境建设,仍然是稳定不变的,建筑学的核心技能也不会消失,且未来在全球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5 结语
当前建筑教育的问题,源自整个建筑产业的生存发展困境。对于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结局,也不存在某种简单的方法和道路,甚至传统建筑学是否能够最终存在都未可知,前途必然曲折复杂且未必光明。
但如果我们能够不困于今时今日画地为牢的零和博弈,而以百年大计和全球视野来看待我们的建筑学,那么一切方兴未艾。
因此,无论学科创新还是产业升级,我们都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开阔的胸襟和变革的勇气,克服令人绝望的巨大困难,勇敢拥抱未来的建筑学。而这一切,都必然从今天的建筑教育变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