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疫情的确是个大问题,设计企业如何用好政策渡难关?

  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地都出台了多种帮扶政策。对设计企业来说,用好这些政策,是渡过当前难关的一个重要办法。

尚未全面复工的设计公司

  在很多客户和朋友眼里,李华(化名)的日子是很好过的。春节前,他带着全家开始了在南非旅行。在上海,他开在设计园区的平面公司也放假了,19个员工分别回到老家过年。尽管此时有关疫情的新闻越来越多,李华想,自己身在距离武汉8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从事的又是与疫情毫无关联的设计服务业,不会受到影响。即便是看到餐饮连锁老板喊出来“只能撑3个月”时,李华也没想到,自己的生活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月5日,李华就开始觉得“不太对劲”。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地防控措施也全面升级。原定于节后的复工开始无限期的推迟。回到上海后,李华算了算账,心里一下慌了。手头的资金只够再支付三个月的写字楼房租和员工工资。

尚未全面复工的设计公司

  受疫情影响,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李华的设计公司仍没有确定开工时间。“复工推迟、业务萎缩、收益停滞等因素在短期内必然对设计业存在负面影响。”在电话中,李华对记者说道:“很多正常的设计都没有办法完成,那些已经进入尾声的工程,甲方没验收自然结不了钱,设计公司收不回钱,材料供应商的钱同样也被拖着,一整条产业链都会陷入资金紧缺的恶性循环。”据了解,我国大部分小微设计公司依靠自有资金,难以维持超过三个月运营。原本进行中的一些项目被迫喊停,前期投入的资金还没回流,洽谈中的项目更是直接没有了下文。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模式会拖垮很多设计企业。电话采访中,李华显得有些无奈。

  他表示,在非常时期,公司需尽量控制成本开支,尽快回笼资金,尽一切力量保留足够的现金流,尽量不裁员,但也无法保证(不裁员)。李华希望在家的员工们尽可能努力学习新知识,为疫情之后项目复苏做充分准备,为了打发时间,李华还组织19个员工开展了“远程厨神大赛”。

  李华的境遇不是个例,公司在北京国贸的宋先生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往年来说金3银4是设计师跳槽招聘的高峰期,他的公司容纳了不少校友,公司潮玩设计、动画角色、摄影等方面的客户不少。是他但现在在高端写字楼的公司3月初是否能全面复工还是一个未知。特别是国贸房租每个月都有固定硬性开支,估计很多设计公司会熬不到恢复时间就已经倒闭了。宋先生正打算把他的设计公司迁往更远的创意园区。“如果买菜、吃饭都成问题,物流也不便利,客户可能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考虑设计的问题。”疫情期间的线上消费可能只解决了一小部分问题。据了解,国内的潮玩工厂主要位于东莞、深圳一带,目前很多工人因隔离措施没能及时返工。尽管有个别工厂开始复工,但生产速度远远比不上从前,而且价格也有提升。昨天,宋先生打了两个产品初样,原本两三千来块的成本直接涨了一倍多。宋先生在英国有批2000多件的玩具,去年年底交了订金,本来今年3月就要出货。因为疫情,工厂还没有复工,交付期一直往后拖延,好在客户能理解中国目前的疫情。“工厂不是在生产你一个人的货,复工以后也会逐次做,只能等复工再去沟通。”宋先生也不知道这批货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拿到。

尚未全面复工的设计公司

  虽然面对巨大的压力,但宋先生也有乐观的一面,他说:“自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让我们暂时停下匆匆的脚步,有机会体验慢生活,也有时间深入思考。我们看到,这场疫情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回归了家庭,我们作为设计行业,我们应当致力于通过优秀的设计作品打造出健康、生态、品质的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2020年的市场对设计的要求会更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作品,规划合理的业务策略、提升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才是我们在当下最应该掌握的。”

  早几年,李华在上海商业消费、金融地产领域积累了一定客户与行业资源。2016年8月,他把手头的几百万都拿出来,在上海淮海路租下了几百平米的写字楼,装修后开了自己的公司。不久前,公司接到接到物业通知,要求延迟复工,且开工必须要配备充足的防疫护具。随后,物业启动了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要求员工的情况必须每天报备最新的信息。即便没有延迟复工的要求,李华也不会开工。受各地防控措施影响,外地员工返沪有一定难度,即便回来也要先行隔离两周。而且,他还有两名设计师来自武汉。再加上上海制版厂、印刷厂停工,从设计产品生产到为客户印刷,再到把成品交到客户手中,运输也不太顺畅,如果签了合同,违约风险很大,所有的环节都是一环扣一环,每一环节都受到影响,对李华来说,疫情其实几乎是切断了所有的路。

尚未全面复工的设计公司

  采访中,李华和宋先生都表示,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前期获客来说,设计的刚需变少,预算变低,签单率降低,随着实体业的整体下滑,整体国民消费及企业设计资金投入变谨慎,会影响整体客单价。李华担忧: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甚至可能还会出现恶意低价扰乱市场的情况。

  李华表示,纯依靠线上沟通,项目的推进和员工的工作安排都不好进行,这一点影响很大。设计师返程待定,设计工期延长,薪资负担困难,虽然看好未来,但李华也为眼下发愁。现金流是公司的血液,是公司持续经营的资本,它的作用可能比利润更重要!毫无疑问,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小微设计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都将出现大幅下降,甚至是断崖式下降。“在收入减少,甚至没收入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却要照常支付。房租、人员工资等硬性成本将让公司入不敷出。”李华说。

  能够想到的自救措施,李华其实都考虑过。减少开支。跟员工商量酌情发放生活费,或延后发,扛过去最重要,争取贷款等。对于裁员降薪,李华觉得“不厚道也不现实”。现有二十名左右员工,目前都不降薪、不辞退。他总想着,一旦疫情有好转,还得靠他们保证设计的正常运营。对于政府机构的扶持,李华看到了相关政策出台:上海市人社局出台了政策,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因受疫情影响,对本市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未能按时办理参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业务的,允许其在疫情结束后补办。参保单位逾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向本市社保经办机构报备后,不收取滞纳金,不影响参保职工个人权益记录,相关补缴手续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完成。这让他的紧张情绪有所放松。

  在北京的宋先生则更加乐观。疫情期间,宋先生迅速组织了短视频团队,继续把精力放在线上。现在他们每天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讨论短视频脚本、试音、选配音演员上,新的短视频也将在近期开拍。潮玩只是他业务的一部分,他应对风险的能力要更强一些。除了与其他品牌做联名的商品,他们也有自己的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借着这段时间,刚好沉淀一下,做一些内容储备和IP积累,我觉得是好事。”宋先生说:“现在其实适合去做行业整合,也能为一些小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师提供帮助。希望这次黑天鹅事件能够触动更多设计师和设计品牌,大家都放下身段、联合起来,彼此互补一些短板,而不是各自做各自的”。

  宋先生表示,其实,政府的政策还是非常给力的,比如:北京市出台了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的政策。记者了解到,中小微企业承租北京内市及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于办公用房的,给予2月份租金50%的减免。对承租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企业,由市区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房屋的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的特色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基地、文化产业园、视听园区等各类载体,优先予以政策扶持。鼓励在京中央企业参照执行。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实施援企稳岗政策方面,记者向宋先生介绍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6个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疫情期间,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微企业,截至4月底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与上年平均人数相比持平或增长20%(不含)以内的,一次性给予该企业3个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30%的补贴;截至4月底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与上年平均人数相比增长20%及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该企业3个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补贴。对于享受上述政策的企业,根据岗位需要组织职工(含待岗人员)参加符合规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可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享受一次性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本市失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可享受免费培训。

  小微设计企业的命运,正在引起更多关注,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码,出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国务院也出大招对冲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保免征5个月。以北京地区为例,2019年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6%,医疗保险为8%,失业保险为0.8%,生育保险为0.8%,工伤保险因行业而异大致为0.5%-2%不等。企业负担最大的养老保险,以及失业、工伤保险,可以获得5个月的减免。“对中小微企业免征社保5个月,政策力度比较大,也比较及时。免征5个月,既考虑到了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同分担疫情冲击的影响,也有在疫情拐点后,让企业休养生息、通过税费减免帮扶企业尽快恢复的考虑。一次性出台这些政策,有助于稳定预期、稳就业,避免短期冲击长期化。”宋先生表示。

  记者了解到,各地都在抓紧制定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苏州、上海、北京、湖北、深圳、天津等超过20个省市地区出台了具体细则。具体来看,各地政策基本都要求确保小微贷款总量和续贷、融资成本降低,对重点领域加强支持等。在市场人士看来,针对小微设计企业的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扩围,还需要更多的合力。对行业来说,这一次危机带来的也未必全是负面影响,作为设计公司来说,经历了疫情的大考,设计商业模式将会更加综合、更完整,经历了风雨的品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借着这段时间,刚好沉淀一下,做一些内容储备和IP积累,我觉得是好事。”宋先生说。

编辑:韩启航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