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维有序 宜居之都
从沙子口向北望,京津城际复兴号列车飞驰而过,与2004年恢复的北京中轴线标志之一的永定门城楼相得益彰。
修缮后的前门三里河城市公园,重现“水穿街巷”景观。
东城区青云胡同甲23-29号院落经修缮后,古树、古井、历史建筑的旧貌得以保存,并融入了现代气息。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第一站就来到市规划展览馆,古都北京的规划发展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6年来,沿着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的方向,围绕“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首都规划之笔落地生花。过去一年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正式发布,13个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将总规目标分解到各区,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公示,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勾勒美好图景,刻印沧桑巨变。在总规引领下,一幅纲维有序、和谐宁静的人居画卷,正在从蓝图转化为现实。
总规分之
在地铁站外排上十几分钟,进站后要等几趟车才能挤进车厢……不到10公里的上班路,曾让家住回龙观的王越颇为头疼。
回天地区,居住人口高达86万。这里曾是“睡城”,由于就业、居住失衡问题严重,每天有大量居民像王越一样往返通勤,交通系统超负荷运行,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却匮乏。
促进职住平衡发展,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治理“大城市病”提出的明确要求。总规蓝图如何更好落地解决王越们的眉睫之难,分区规划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在市规自委总体规划处处长杨浚看来,“分区规划的编制是技术统筹的过程,更是从博弈到达成共识的过程。”大到人口用地规模、产业发展布局、用地减量方案,小到一块绿地、一处公共设施,这些要写进分区规划的细节,每一项都经过了多轮调研、谈判和协商。
以昌平区为例,要想彻底改善回天地区的顽疾,既要在民生保障上下功夫,又要在产业发展上留空间。
如何分享有限资源?首先要确定纲维。
于是,市规自委制定规划编制的“纲要”,明确各区的功能定位等实施要点和主要约束指标,各区分区规划初步完成后,再进入市级层面进行汇总、校核、审查。
收上来,返回去,十多轮的市区互动,分区规划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贴合总规的要求。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及编制,去年12月,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3个区的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成果集中发布。新版规划,将有望在未来若干年中解决困扰王越们的问题。
改变正在发生。去年,王越上下班多了一个顺畅快捷的新选择——骑自行车。5月31日,北京开通首条自行车专用道,连接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经过体验,王越发现“骑行比坐地铁或打车快了起码20分钟”。
“诸多家门口的未来生活图景都在分区规划中有所呈现,市民也将对所在区域的发展有更切实的感受。”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对分区规划的未来充满信心。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也在去年年底进入公示阶段。一个功能更优化、景色更美好的核心区正在重生。
落到“门口”
由总体到分部,从宏观至微小。过去6年中,一次次分解、一根根触角,将宏观的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一条街巷、一处院落,落实到百姓家门口。
在西直门外长河北岸,有一片“城中村”。“村”中几乎所有居民都认识一位高个儿、戴眼镜的中年人邵海青。
走街串巷、唠家常、拍照,是邵海青每天的必修课。跟着邵海青的步伐,北下关这片“村”里的脏乱差也随之曝光——过道两侧大大小小的快递车、外卖车挤在一起,临街地面凹凸不平,巷子里很多民房搭起“小二层”,本就狭窄的通道被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侵占,公厕散发出难闻气味……很难想象,这里还有一家有着6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保单位——五塔寺,西边相邻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则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场馆之一。
按照规划,五塔寺周边的用地性质是绿化用地。然而,由于拆迁甩项等历史原因,这里仍有512户居民,流动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老旧,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如何既保护好历史悠久的五塔寺,又彻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海淀区北下关街道责任规划师邵海青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跳出,提出“政府投资,居民异地安置”的建议。
邵海青提出的这一实施路径得到了市区两级及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春节前,入户调查工作已接近尾声。
打通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活跃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责任规划师,为北京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小海师、葵花籽、小蜜丰、筑梦石……这些温暖可爱的规划师新名字,让更多老百姓对规划从陌生到熟悉。截至去年年底,已经有195名责任规划师分别签约170个街、乡、镇和片区。
守矩得法
规划先行,重在落实。不能再拆了的老城,如何做好保护性修缮?6年来,北京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走进北京老城,草厂胡同就是那三千六百分之一。西起草厂三条、东至草厂十条的草厂胡同,是北京城里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也是前门外最有历史印记的片区,各式传统民居四合院落、明清会馆、名人故居广布其间。
如今,由西向东欣赏完“水穿街巷”的三里河后,从草厂三条往北奔北芦草园胡同,再一路向东,途经的每一条胡同中,都可瞧见一些讲究的规制:灰色的砖墙、木制的灯杆、红色的窗框、新老交替的石砖,还有偶尔几处透着光亮的葡萄藤架。就像京派作家汪曾祺笔下所叙:“这便是胡同。北京人就在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里活着。”
然而,在胡同里住了一辈子的姜大爷知晓,以前的草厂可不是这个样,路面坑洼不说,仔细观察,现代的油漆、光亮的地砖,许多细节都和老北京胡同不匹配,“可没办法,修的人也不考究,草草刷遍漆就算完事。”
改变,从2014年开始。那一年,东城区启动对草厂胡同的保护修缮,原则就是杜绝大拆大建,严格保护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包括地面的起伏、每个院落的格局、门的朝向、门楼及山墙面貌基本延续老城景观。正基于此,才有了后来修缮过程中的“讲究”:木制灯杆代替了杂乱的铁制灯杆,新老交替的石砖代替了整齐划一的新石砖,金刚砖砌就的“空调小室”代替了木头砌就的“空调小室”。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强调,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高瞻远瞩,字有千钧。
如何强化古都风韵,留住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城?守矩得法,规范北京市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房屋保护修缮和环境改造提升,正成为探索后的共识。
历经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地调研,去年年末,市住建委起草了《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近期将发布。“《导则》的出台,就是要将老城保护理念落实到施工环节,在修缮中保护好老砖瓦、老构件、老门墩。”市住建委保障房标准与评审处副处长高稳慧说。
《导则》中提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风貌建筑和需要不断修缮的传统风貌建筑,在修缮中应最大程度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保护历史风貌原状,按照原形式、原结构、传统规制做法进行修缮,更新内部设施。
对于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则要准确把握文化特色,修缮后符合区域文化要求,突出层次和特色;要保持胡同原有肌理、走向和空间尺度,挖掘区域历史文化特色,注意保留和恢复胡同内原有的上马石、拴马桩、泰山石等文化元素,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间。
特别是,《导则》中首次列出正负面清单,用照片列举了目前在老城内存在的一些错误施工方式——属于院落二门的垂花门用作宅门,用蓝机砖砌筑代替传统墙体砌法,用白墙黛瓦替代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青砖灰瓦。
从修无定法,到守矩得法,这只是第一步。未来,北京还将推行老城房屋修缮与保护实施方案专家评审制度,老城内的每一条胡同、每一个院落在启动修缮前,都要由专家委员会对修缮方案进行评审,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古都风韵。
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北京不断思考、生动实践,奋力书写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