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中意友谊国际艺术交流活动暨刘若望&雅各伯艺术双个展开幕

2022年8月12日,风景优美的榆溪河畔,充满友好气氛和思想碰撞的“跨越与对话”中意友谊国际艺术交流活动暨刘若望&雅各伯艺术双个展在榆林渡渡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一场旨在发扬中国和意大利友谊的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由榆林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和榆林渡渡美术馆联合主办,榆林市美术家协会协办。数十位来自榆林、西安、北京等城市的嘉宾和国际友人出席了这次有着不同寻常意义的活动。

开幕式上,榆林市文联副主席高岱峰先生、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代理主任、文化专员马里奥先生、著名文化学者、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意大利艺术家雅各伯先生和中国艺术家刘若望先生分别致辞。仪式最后,榆林市政协主席曾德超先生宣布两位艺术家的双个展开幕。榆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孟强先生、北京798艺术区原党委书记崔晨女士、榆林渡渡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榆林渡渡美术馆馆长王小平先生、北京渡渡文化艺术机构CEO冯春萍女士、西安渡渡美术馆馆长于倩女士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榆林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高岱峰先生致辞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代理主任、文化专员 马里奥先生致辞


著名文化学者、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 李文儒先生致辞

意大利艺术家、艺术策展人 雅各伯先生致辞


中国艺术家、榆林渡渡美术馆创办人 刘若望先生致辞

马里奥先生向榆林渡渡美术馆馆长王小平先生转交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感谢信

这次活动也得到了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和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支持。马里奥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意艺术家之间的这种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得以对比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哲学,它们背后反映的是差异巨大但不断寻求对话的两种文化路径。尤其今年正值“2022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对话就显得更加重要。马里奥先生还带来了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致榆林渡渡美术馆的一封特别感谢信。

榆林市政协主席曾德超先生与刘若望先生畅谈艺术

榆林市政协主席曾德超先生与雅各伯先生、马里奥先生亲切交谈

 

马里奥先生和夫人与雅各伯先生合影留念 

中国和意大利友谊源远流长,可谓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两国虽然有着遥远的空间距离,但早在2000多年前,中意之间的商贸、科技、文化就因丝绸之路而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共性的载体,又将两国的艺术家紧密相连。个体间的交流与沟通,成为国家友谊的一个缩影。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也在此碰撞,展示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艺术家刘若望和意大利艺术家雅各伯,两位艺术家拥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方式和创作风格,却并不影响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他们的艺术活动跨越国界,突破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为推动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若望的“抗疫”之重

在此次展览中,中国艺术家刘若望作品以“抗疫”为主题,对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困境进行了深度思考。艺术家暗示了这场肆虐世界的疫情可能是一场自然对人类的反击,而人类作为“征服者”的优越感也因此荡然无存。

从刘若望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有如冰山一角,牵扯出很多隐藏在冰面下的问题: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其周边的生态系统之间……艺术家在作品中呼唤人类要清醒看到这些突出的问题,要在自然面前保持谦逊的态度,要重新思考我们身处的各种关系。刘若望以惯有的现实主义悲悯气质“抗疫”,其愿景是天下无疫,世界迎来平和。

雅各伯“踪迹”之轻

相对于刘若望艺术“抗疫”之沉甸甸的重,意大利画家雅各伯(Jacopo Della Ragione)的“踪迹”有着灵动的“轻”。

在雅各伯的作品里,那些不停变幻的“动作”和“姿态”俨然是捕获目光的猎人,连艺术家本身似乎也难以把握它们下一步的行踪。“踪迹”像顽劣的孩童,引诱目光如影随行,又像是隐藏出口的迷宫让观者深陷其中。它们的柔软坚硬,可爱可畏,无形有形,是平面的流淌还是多维世界的跳跃,对于观者永远是一条且待发现的路径,且一路风光无限。

“轻”与“重”的“跨越与对话”

来自不同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也截然不同,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又有着相当大的反差——那么艺术家刘若望和雅各伯这两位艺术家在展览中可否跨越彼此实现深度交流,并产生有价值的对话?

意大利艺术家雅各伯自2001年就客居中国北京,同时热心于中意人民的文化交流;而刘若望从威尼斯双年展到都灵大学,从那不勒斯市政广场到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圣母颂报广场,籍由一场场艺术展览,也与意大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碎片化的后疫情时代,世界因为疫情反复和其他因素依旧纷乱,这使得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国家和外界难以建立真正的联结。今年是中意建交52周年际,刘若望雅各伯艺术双个展在榆林美术馆开幕不仅是艺术领域的相互跨越和对话,也为促进中意文化的友谊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世界从来都是普遍联系的,当刘若望的“重”遇上雅各伯的“轻”,延伸出哲学层面的隐喻。当轻在堆积,轻可能会变得很重;而重之所以重,最终或许是为了抵达轻。又或者说当轻失去了控制,可能会令人不安,变得沉重;而重因为节制和负荷,可能更令人踏实,从而变得轻盈?事实上,雅各布的“踪迹”时而灵动轻盈,时而因“踪迹”不定走向令人心悬的沉重。而刘若望的“防疫”主题带给人种种反思和警示,令人感到沉重,却是祈愿天下无疫,回到生命最初的愉悦和轻盈。

“跨越与对话”中意友谊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和刘若望、雅各伯艺术双个展,给观者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非轻也非重,非简单的二元,而是永远处在状态多变和丰富的流动之中。生命也并非只有理性,或唯感性,而是理智与情感共同构建了我们复杂和深邃的人性。

 


编辑:李姚姚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