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百余位城市设计大咖为烟台芝罘湾“量身定妆”

7日,由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的烟台芝罘湾战略提升及城市设计国际征集项目现场踏勘正式启动。从国内外近百家优秀规划设计单位中遴选出的6支国内外联合设计团队齐聚港城,百余位城市设计大咖先后到东炮台、朝阳街、烟台山、幸福新城等进行现场考察。未来,6支联合设计团队各自提交芝罘湾设计规划方案。我市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研讨,从方案中优中选优,精炼出未来指导芝罘湾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核心点位逐一纳入规划标记

“芝罘湾附近有没有变电站?用电负荷是多少?”“目前芝罘湾内开行哪些航线?”……在踏勘现场,百余位资深城市规划师一边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提出问题,一边仔细记录相关情况。

碧海畔,晴空下,专家亲自领衔,核心主创全程参与,“匠人精神”俯拾皆是:在东炮台景区,设计师们在景区最高点反复走动,实地寻找一、二、三突堤的最佳观测点,不时在踏勘图上进行标记和圈画;将烟台山至朝阳街、海上世界项目的核心建筑逐一拍下视频和图片,考量建筑风格、外观的一致性。甚至连一突堤周边已暂停使用建筑上的爬山虎、码头边的缆绳和锚链,也一一记录在册。

踏勘现场最忙碌的是不时起降的无人机。伴随着持续航拍取景,诸多芝罘湾畔的核心地标点位将成为未来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和载体。

早在今年8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就启动了“云踏勘”,以无人机多个点位拍摄、后期制作剪辑的崭新方式,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向参与本次踏勘的6支联合团队进行先期路演。此次现场踏勘让各联合设计团队对芝罘湾有了更直观的“观感”。

从6个联合设计方案优中选优

记者了解到,本次芝罘湾战略提升及城市设计国际征集项目现场踏勘是我市首次邀请世界级规划设计专家,以联合设计的方式,为芝罘湾进行系统设计。

“在此次参与现场踏勘的6支联合团队中,半数以上的主创人员参与过雄安新区的城市设计,普遍具备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尖端的设计理念。”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黄瑶说。

此次芝罘湾城市设计为何采用了多家设计单位联合“组队”的方式?黄瑶告诉记者,联合设计的方式在海外及国内一线城市、核心区片已较为普及,最大的优点在于联合团队各自发挥特长领域,进行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在特定领域突出亮点,“譬如我们邀约的德国团队,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相当严谨、科学,有助于给芝罘湾打好‘底子’;而针对烟台依山傍海、海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我们邀约的摩洛哥团队长年从事游艇码头设计规划,享有国际盛誉。”

黄瑶透露,此次现场踏勘后,各联合团队和设计单位后期还将根据具体需求,来烟进行多轮踏勘,并最终提交联合设计方案。今秋将对方案进行两轮专家集中咨询论证,届时从6个方案中优选2个符合定位、具备良好实施性的方案进行深度优化,形成最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芝罘湾将打造为更亲民的“城市会客厅”

本次战略提升及城市设计征集提出,芝罘湾将充分体现中华元素、文化基因,发展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多元文化,塑造国际化的开放形象,使之成为体现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烟台韵味的文化展示平台。

规划设计方面,充分结合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海滨、河流水系、绿地等自然资源,组织整体城市空间形态。突出水城共融,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空间格局。宏观尺度上依托现有水系廊道划定大的空间格局。在中观和微观尺度上,要提高城市亲水性,增加完全对市民开放的滨水绿色空间、城市公园,让滨水空间成为展示芝罘湾优美城市景观最重要的窗口。

同时,实现城市功能和交通组织的有机衔接,优化芝罘湾的功能结构,形成不同组团的特色主导功能。强化交通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配置,优化内部、外部的交通联系,加强重点地区的交通支撑,提高交通组织和运行效率,使功能结构与交通体系、空间布局相匹配。

此外,还将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和标准,广泛集成和运用国际一流的节能环保理念和最新的技术,树立城市建设的标杆示范。打造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和宜居社区,增加路网密度和临街面积,促进交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向住区有机渗透,构建便捷可达、多层级、成网络的公共空间系统。增强公共空间的文化气质,利用好文物、历史故事和社会活动,使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的开放博物馆,承载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