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2021年值得期待的新建筑” 大同市美术馆开馆
9月1日一大早,李鸣放便来到大同市美术馆外。作为大同市摄影家协会的资深摄影师,他的镜头见证了这座建筑的成长。今天的日子他不想错过,“迫切地想进馆内看看。”
当天,备受各界关注的大同新地标——美术馆正式开馆。
大同市美术馆开馆仪式。新华网 发(王中勋 摄)
有媒体用“终于等到你”来表达对美术馆开馆的期盼。在建筑业媒体的年度展望中,大同美术馆多次入选“2021年值得期待的新建筑”名单。
的确,作为大同文化新地标,从2011年开建以来,大同美术馆便广受关注。经过十年打造,它承载了众多大同人的期盼与游客对新大同的认知。
航拍大同市美术馆。新华网 发(王中勋 摄)
外形来看,它独特的造型被形容为一座屹立在大同市区的山峰。建筑主体由八个高度不等的三角锥形相连而成,远看就像一座尖顶斜面的立体雕塑。
美术馆由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及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馆内主体为全地下结构,占地面积5132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238.5平方米,地面建筑高度26米。馆内有包括儿童展厅在内的六大展厅,还有艺术教室、图书馆、多功能厅、商店等。
大同市美术馆展馆内。新华网 发(李冬宾 摄)
在多数人眼中,大同是一座兼具古都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城市。而包括大同市美术馆、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在内的御东新区五大文化场馆,便是大同现代文化的象征,数年来不少本地人与外来游客在此打卡。这不只在于其新颖独特的造型,更因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凝结了这座文化名城的开放精神与包容气质,以及大众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与憧憬。
据悉,这五大场馆均由国内外知名建筑大师设计,融合了大同特色与现代理念。如美术馆的设计理念便交织了云冈石窟、大同火山以及现代线性艺术等元素。在大同市美术馆馆长高射看来,其建筑本身便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
大同市美术馆内展出了形态各异的展品。新华网 发(李冬宾 摄)
如今,五座场馆尽数开放。厚重历史文化熏陶成长的大同人,他们的文化情怀有了多维承接。“从今天起,大同城市的记忆有了新的承载之地,大同灿烂的文化有了新的交流平台。”大同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美术馆开馆当天,馆内两个板块的六项展览同步开启,人们在油画、版画、摄影、文创等不同类型的展览中汲取艺术养分。李鸣放等摄影爱好家在馆内时而观展,时而拿起相机拍摄新的作品。
游客在大同市美术馆观展。新华网 发(王中勋 摄)
据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孟德昌介绍,大同将开放怀抱,引进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展览,将美术馆打造成集艺术品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国际交流、艺术品修复、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让大同百姓在这里看到世界各地各类的艺术精品。”
大同市文化场馆航拍资料图。新华网发
秋风送爽,在“大同蓝”的映衬下,五大场馆如五座艺术品,屹立于文瀛湖畔,正如大同市近年来文化旅游宣传语“天下大同”所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