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面对灾难 城市也该有“韧性”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的社会乃至城市都遭受了巨大打击。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延伸,未来城市将面临更多复杂且极具不确定性的风险灾害。回头反思,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在建设和治理上能做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认为,国家应加强“韧性城市”的建设,这也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什么叫“韧性城市”?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城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灾害对其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能够快速从灾害中恢复。
引起冯远思考的,是发生在疫情期间的一件事。
2月3日凌晨,四川成都青白江区发生了5.1级地震,这次地震的有感人群据报道超过4000万人。虽然当时成都人民面对地震非常从容,未出现惊慌失措的场面。但身在成都的冯远当时就想:如果是发生8级地震,那大家就很难这么淡定了。她又回想起12年前的512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的那个下午,街道上站满了人,到了晚上,很多手捧席子、枕头、卧具的人满大街晃荡,难以找到一席之地。
冯远有些忧虑,相比12年前的今天,城市里的建筑更高了、密度更大了,要想把竖向空间里的人都放在地面上,难度就更大了。并且,疫情和地震这两类灾害的防控措施恰恰是相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要求人们待在家里,不能聚集;大地震发生后,人们都不会待在家里,会疏散到室外,必然导致聚集。
而且,如果,疫情遇上了地震,地震+火灾、地震+风灾又该如何是好?
所以,冯远认为,在城市面对多灾并发时,如何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城市设计、房屋设计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韧性城市”的概念就必须提出。
冯远建议,要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韧性城市”。
在政策制度方面,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的理念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全过程。比如,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从社会管理方面,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从单一风险应急管理模式向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工作模式转变。
文化观念方面,要通过组织应急救灾演练、媒体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特别要关注公众面对灾害的情绪反应和灾后的精神恢复,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具体到城市设施建设上,冯远建议:
第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防疫应急场地规划、应急物资规划、应急人员规划等。提升办公、商业等建筑和居民小区的健康安全标准,完善街道社区等公共空间功能和管理等,提高城市遭遇突发灾害时的冗余度和韧性。
第二,采用“平疫结合”设计思路,有针对性将一些设施纳入应急场所范畴。例如借鉴方舱医院,根据城市特点和人口规模,规划一些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宾馆酒店作为疫情期间改造用途使用,预留的水、电等设备接口及通风系统等各专业的设计应能满足传染病医院的设计要求,确保疫情下能够进行高效的功能和空间转换。对于新建医院,提倡可拓展性设计概念,将其建设成为“日常”+“应急”相结合的公共设施,让普通医院在疫情发生时能快速转换成传染病医院。此外,预留可快速建立临时医院的场地和市政条件,如这次火神山等医院,场地应选择在空旷地区、远离人员密集居住区。
第三,建立应急技术体系,完善应急设计建造标准,优化建造工艺技术,强化应急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
第四,加强对这类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动态监控和运维管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资源及时投放和精准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