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制定与提升

  “了解城市的无障碍环境营造,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
  什么是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是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技术指导,涵盖城市空间、设施、信息、设备等多个方面。无障碍标准的制定和提升需要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密切配合,是引导城市无障碍环境不断改善的关键。
  无障碍设计标准服务的人群不止限于残障人士,而是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孕妇、负重出行者在内的各类人群。
  为实现上述目标,无障碍设计标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公众熟悉的“台阶搭坡道”、“厕所加扶手”,还涉及空间、设施、信息、设备等多个方面,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无障碍设计标准涉及的要素包括:
  空间:道路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等。
  设施:坡道、扶手、电梯、洁具、无障碍门、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停车位等附加的空间要素。
  信息:各类指引标识、导航系统、语音播报系统、多样化的语言系统(包括盲文、外文)等,致力于保证所有人能够在独立的情况下平等地、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设备:各类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实现无障碍的设备,如智能手机、辅助型穿戴设备等。  
    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即为上述各类要素的组合、设计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是为公共环境、建筑、产品、服务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引导,更是工程评审、施工审查的标尺,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依据。因此,了解城市的无障碍环境营造,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
    如何读懂无障碍设计标准?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关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多年来国家和各地区已经推出了多部无障碍相关的规范标准。无障碍设计标准条目繁多、逐年拓展,但整体来说,不外乎两类内容:
  第一类为环境要素的设计指导。环境要素的设计指导内容方便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和公众了解无障碍环境各项要素设计的具体要求,为建设和改造无障碍环境提供详尽的参考。其中,空间要素包括道路空间、建筑空间、公共绿地等;设施要素包括缘石坡道、盲道、扶手、轮椅坡道、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设施等;信息要素包括过街音响提示、标志、信息无障碍等。每一种要素均包括对布置位置、设计尺寸、连接方式的要求,个别要素的色彩、材质亦有详尽规定。
  第二类内容为无障碍场景。以《北京市城市道路空间无障碍系统化设计指南》为例, 设计标准结合人行道、人行平面过街、人行天桥及人行地下通道、公交车站、城市广场、道路接驳系统等空间场景,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设计指导。在各个“场景”中,无障碍要素相互组合,形成系统、连贯的无障碍环境。
  障碍技术标准的升级
  中国无障碍技术标准经历了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
  目标群体从单一人群扩大为所有人群
  前期设计规范主要聚焦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人群较为单一。而从2018年出台的《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开始,无障碍设计开始转为通用设计理念,将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到儿童、婴儿车使用者、提重物者、病患、穿着高跟鞋的女性等不同情境下的所有人群,从个体化标准转向全龄化标准,从单一群体的服务转为各类需求的全面服务。
  逐渐人性化、精细化,不断增加要素,细化要求
  一方面,设计要素不断增加,包括扩展信息无障碍范围、增加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等;另一方面,对既有要素具体要求的细化调整,在设计理念中逐渐融入了人性化视角。
  在采访过程中,中建薛峰总工程师以微空间增加座椅为例,对这一变化进行了生动、详细的阐释:“以前微空间改造,做街头座椅,不会注意老年人是否能撑扶起身、座椅的温度、是否有树荫遮盖等。现在既要做(街头座椅),又要舒适,还要保证视野,保证老年人能看到周围情况,看得到孩子。”
    提高对系统化的重视,关注接驳
  过去的技术标准常对城市系统进行“切分”,并分别设置相关标准,而相对忽略了各部分之间如何连接的问题,导致城市无障碍系统的整体性较弱。然而,对于残障人士等出行存在困难的人群而言,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即便地铁系统内部无障碍设施齐全,但地铁站与商场之间的一圈台阶就能将残障人士“拒之门外”,使其不得不“无功而返”。 
  在这样的背景和认知下,新的技术标准开始重视无障碍设施的接驳和连接,连“点”成“线”,强调城市道路空间、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三者之间的接驳,建立无障碍设施的“线”型连结,构建完善的城市无障碍系统。同时,也对各类交通换乘接驳节点的规范要求进行了细化,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的整体提升。
  应用场景更为复杂和多元化
  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元,充分考虑了广大残障人士的各类生活诉求,包括交通、学校、商业、办公、旅行等多种生活场景。
  以CRTKL的烟台大商城市乐园设计项目为例,通过设计无障碍坡道,连接地面与人气较低的楼层,实现了楼宇人流量的增加,提升了楼宇整体的商业价值。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也开始探索无障碍技术与旅游业的关系,希望通过推动语言信息无障碍,优化旅游场所无障碍设施,打造智慧景区等方式促进北京旅游业的发展。
    新技术推动“智慧化”“智能化”无障碍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科技被应用与城市无障碍建设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连接随身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有助于实现无障碍设施与智慧城市相结合,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满足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的需求。例如,可以用数字化的虚拟盲道解决盲道不连续问题,保障盲人的出行需求,既降低成本,又改善城市面貌。此外,智慧化发展还可以应用于远程就医的场景中,利用探头等技术实现空间模拟,让老年人、残障人士“足不出门”的享受服务。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无障碍环境的优化,如无人驾驶技术、自动识别台阶的智能避障眼镜等,利用科技提高无障碍出行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无障碍技术标准的编制过程
  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的编制并非闭门造车的过程。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无数专业机构、公益组织、残障人士共同推进着相关研究和实践,才形成了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以北京市为例,尽管北京尚未建立无障碍专项体检机制,但是大量的实地调研依然是无障碍技术标准的编制的重要根据。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编制团队通过“扫街”、“盲测”等实地调研方式,摸清目前城市无障碍环境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再以此为依据开展编制工作。未来,北京将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为实地调研数据和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除了传统的实地调研踏勘,北京市无障碍标准的编制工作也引入了公众参与机制,推动设计人性化、精细化发展。不同于利用传统的专业图示,新的编制方法利用BIM软件搭建起了模拟的三维空间,以“场景设计”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向公众展示技术标准内容,保证标准内容的可读、易懂,为更好地了解群众诉求、获取更多想法和意见提供技术保障。
  国际无障碍设计技术标准的可借鉴之处
  中国无障碍设计发展时间尚短,与此同时,国外已经积累了诸多先进理念与案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更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设计标准
  欧美等发达国家无障碍设施设计已经进入全要素时期,在较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基础上,对设计要素和具体要求都提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美国的建筑标准规范并不局限于地铁站、航站楼等主要交通设施,而是涵盖学校、法院等的各类公共建筑。此外,美国的无障碍门设计的要求也极为详细,其操作方式、贴膜细节,乃至闭门器的力度大小都有具体的定量数据要求。 
  融合多种技术的信息无障碍系统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ATM机上设有导航声音,十字路口设置有音乐式信号灯、感知式信号辅助装置等,以满足视觉障碍人士的各类日常生活需求。同时,各种新型技术,如键盘输入设备、安检门、触摸式装置等,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无障碍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动信息无障碍环境更好的发展。
  完善的立法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美国通过建立成熟的律师监管机制,以法律作为无障碍环境发展的根本保障,有效地实现了运用法律手段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监管。
  台湾地区则是设立了专门的无障碍检查小组,负责无障碍设施的监管工作,一旦设施建设不符合标准就可以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检查小组直接与政府对接,也可以借由上层政府力量对项目进行整改,从而不断推动无障碍环境的整体提升。
更为灵活、弹性的技术规范
  在实施层面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制定灵活的标准,也是国际无障碍标准的一个亮点。例如,英国以“所有设施必须可达可用”为基本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此要求进行完善。美国无障碍技术规范会对无障碍设施造价超过总造价的20%的项目放宽技术要求,以更好地保障项目的落地实施。两个例子都通过灵活、弹性的手段,保证了技术标准在复杂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从而更好地保障无障碍技术的落地实施。
  公众参与——无障碍技术标准制定的“金钥匙”
  在调研采访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无障碍领域,公众参与还有巨大的潜力仍待挖掘。就无障碍技术及其标准制定而言,公众参与机制的引入一方面是实现设计人性化、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弥补顶层设计时“目光受限”的不足,以反馈的方式从使用端推动技术标准的日益完善,进而为未来城市整体无障碍环境的营造打下良好的根基,逐步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城市的理想目标的实现。
  目前,北京市已经开始逐渐加强无障碍环境的软性共识建设,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搭建了设计师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由于后续过程尚未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公众参与依然受限。未来,通过紧握公众参与的“金钥匙”,打通公众参与的各类途径,逐步在前期调研、标准制定、标准实行的不同阶段各自建立公众反馈机制,将不断提升北京市无障碍技术及标准,以期有朝一日“解锁”真正“无障碍”的北京城。

编辑:李梦丽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