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一周碳中和建筑要闻


01  4月1日起实施,《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出台

3月6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下简称《指引》,指引自2023年4月1日起实施。自2023年4月1日起,凡经招标管理机构批准招标或非招标未签订合同的建设工程,均应执行本指引;2023年4月1日前已发出招标文件或已签订合同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市政、通用安装与城市轨道交通、园林绿化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有约定的按其约定计取,没有约定的不得调整。该指引长达119页,对绿色建筑设计、建筑与装饰专业、结构专业、暖通空调与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智能化专业、景观专业、绿色建筑评价与检测、运维期费用与经济评价、绿色金融的运用、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指标(建设投资)与增项清单都作出相关费用指引。

02  发改委: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比2011年下降24%以上

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全面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有关情况。环资司刘德春司长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及七大领域单项行动方案以来,推动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2年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阶段性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全国70%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全国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24%和28%以上。

03《完善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

3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完善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指出,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等清洁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综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能源、新型储能技术、交能融合、可再生能源建筑、深远海风电技术、可再生能源燃料等关键技术,鼓励核能综合利用、LNG冷能利用、氢能制储运技术、海洋能、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技术创新。

04《山西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发布

2月27日,山西省住建厅发布《山西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因地制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可渗透面积占比达到45%。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合理确定设施总体规模和布局,提高生活污水设施处理效率。加快节水型城市建设,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到2030年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30%。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处置,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左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5%。

05《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3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动大型海陆风光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滨州、东营、潍坊等市盐碱滩涂地资源,推动风电、光伏、储能等一体化设计、建设与运营。到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5700万千瓦以上。

06《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

3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提升电力气象灾害精准预报预警和光伏、风能发电功率预报能力。探索建设气候投融资研究机构,发展碳信用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加强面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气象服务。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脆弱区气候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强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的影响评估。

07《北京市朝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印发,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化

3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北京市朝阳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朝阳区应对气候变化2023年行动计划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作包括:推进能源低碳化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规划化利用,实事求是发展本地热泵、光伏系统,提高绿色电力调入和消纳规模,积极参与市场化绿电交易。提高绿色电力应用规模。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化。新建政府投资和公共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新增超低能耗建筑面积持续增长。非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比,完成北京市下达任务指标,建筑领域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推广绿色低碳建材以及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开展产能建筑试点,建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长效机制。

08河南发改委开展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典型案例和综合能源改造服务商征集工作

3月6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征集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典型案例和综合能源改造服务商的通知。通知提到,本次征集工作面向的应用领域为钢铁、石化、化工、纺织(印染)、化纤、造纸、建材、有色等重点行业,以及大专院校、医院、机关办公楼、会议中心等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先进适用技术、典型案例和优质综合能源改造服务商。

09《河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

2月9日,河南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河南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河南省将采取10项措施,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根据《方案》,河南省将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到2025年,突破10~15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3~5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新建80家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等省级创新平台;培育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左右;建设一支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到2030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在风能、光伏、特高压输电、储能和氢能等领域占领国内技术制高点,国家级、省级绿色低碳高能级创新平台形成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支撑河南省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10上海市印发《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3月1日起实施

近日,上海市住建委、发改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对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提出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应同时满足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和光伏安装的要求。新建工业厂房应满足光伏安装的要求,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到2025年,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5%。意见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2023年3月1日之后提交审查的施工图文件的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均应执行本意见。

绿色金融

Green Finance

01新疆首单草原碳汇项目完成交易

近期由西北调查规划院院开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草原碳汇项目完成首笔2000万元碳汇交易。该项目是新疆首个国际核证碳标准(VCS)项目。

02北京银行发布基于可量化环境效益的绿色金融产品

近日北京银行发布基于可量化环境效益的绿色金融产品“京行碳e贷”。据了解,“京行碳e贷”将面向北京绿色交易所绿色项目库入库项目,以企业碳账户和绿色项目库系统碳核算为前提,将贷款利率与系统评价结果相挂钩,为绿色项目提供优惠利率、快捷审批、灵活还款等全方位支持举措。

03山东菏泽市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揭牌

3月10日,菏泽市首个林业碳汇开发基地——黄河流域国家储备林碳汇开发示范基地在定陶揭牌。菏泽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20.3亿元,总规模16.1万亩。自2022年3月14日启动以来,项目建设单位已对接实施5万余亩,进一步盘活了菏泽市闲散土地资源,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项目的落地实施对菏泽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实现了林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为激活生态红利注入新的动力。

精彩报告

01能源密集型行业低碳技术产业路线图

要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就需要扩大和部署目前技术成熟度较高、数量可控的创新低碳技术,并进一步减少工业对天然气的依赖。仍处于试点和示范阶段,甚至处于更低发展水平的技术对于实现2050年的减排目标至关重要。目前最紧迫的挑战是加快大规模创新项目的速度,以快速引入市场。

(1)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所需的最相关技术途径包括:电气化;绿色氢能的使用;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可替代原料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替代材料和更节能的工艺;能源和材料效率(包括循环经济和工业共生)。除了生产工艺电气化途径,其他技术途径都处于中等或较高的技术成熟度水平。

(2)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现有总体研究和创新投资与实现《绿色协议》(Green Deal)排放目标所需的数量之间存在差距。最大的投资缺口是未来几年对同类首个(first-of-a-kind, FOAK)装置的研发投资,以及目前成熟度较高的技术的大规模示范和部署。总体而言,到2050年,能源密集型行业低碳转型需要超过8000亿欧元的投资,最大的投资需求将出现在化工行业,其次是钢铁和水泥行业。目前没有一个广泛开放的平台对低碳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投资计划进行有效协调。

(3)欧盟一些成员国(如芬兰、德国、斯洛文尼亚和瑞典)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了国家能源密集型行业脱碳的具体部门战略,甚至是跨部门战略。这为共同商定的减排目标制定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详细进程。然而,在2014—2020年规划期,并非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成员国在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RDF)中为低碳项目分配了大量资金。

(4)2000—2018年,全球绿色发明占所有专利活动的年均份额为8%。受中国绿色发明活动的推动,全球绿色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持续增加。欧盟成员国中,丹麦的绿色发明在国家总发明中所占比例最高(21%)。欧盟主要公司的专利仍然在能源密集型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能源密集型行业专利发明中的作用仍不明确。(5)欧盟在碳捕集与封存、绿色氢能、数字化、燃料替代品、材料循环和材料效率等领域有关低碳技术的绿色标准不完善,可参考的政策文件显著少于生物质等其他绿色技术。对标准化采取进一步行动可能有助于促进这些低碳工业技术的创新。

02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报告

中国政府2020年9月宣布的“双碳”承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进行绿色转型的决心和雄心。全球范围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形成的传统发展范式开始落幕,一个新的绿色发展范式的兴起。这一新发展范式,将创造人类新的现代化模式,为中国和世界带来可持续的绿色繁荣。本报告分析工业革命以来旧有发展范式的不可持续性,揭示绿色发展范式在发展目的、发展内容、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普适性上,是对传统发展范式的一次深刻革命。报告在新的绿色发展范式框架下,重新思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如价值理论、财富的内涵和测度,以及个人和集体行为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范式下碳中和转型的政策原则,构建了新发展范式转变对于重塑中国重要经济部门和系统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含义,并讨论了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金融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以及如何实现协调和平衡的转型。本报告同时提出中国如何引领世界碳中和治理机制建设,以及同世界实现绿色合作共赢的机遇和政策。


编辑:于渼晴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