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住建部:城市更新由“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

  8月31日,国新办就“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住建部门将加快完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王蒙徽表示,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具体来看,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8.9平方米。通过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两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公租房,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目前,城镇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人口净流入重点城市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共有产权住房,主要是帮助有一定经济实力,但还不足以购买房子的居民能够尽快改善居住条件。

  乡村方面,王蒙徽表示,乡村面貌发生巨变,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以来,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同步支持1075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群体改造危房;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 始终坚持“房住不炒”

  “我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是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根本遵循。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地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笼子,特别是扎紧防止“炒”的方面,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倪虹表示,因城施策,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同时,建立了监测预警和评价考核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月度监测、季度评价、年度考核,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老旧小区改造 今年已开工建设4.22万个小区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在各部门、各地共同的努力下,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9年-2020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是5.9万个,惠及1088万户居民。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900多万户,截至7月底,已开工建设4.22万个小区,涉及764万户,占整个年度目标的78.2%。

  黄艳指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还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工程。从实际效果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了水电路气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增加了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黄艳表示,下一阶段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住建部谈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要重视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努力做到住有所居、职住平衡。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是一个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而凸显的问题。”倪虹表示,由于新市民和青年人工作年限比较短,收入相对比较少,购房和付租金能力比较弱。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困难。

  “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倪虹表示,一个城市,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来;对于国家来讲,青年人有了希望,国家才有未来。城市政府应该有内生动力,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王蒙徽指出,我国住房矛盾已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人民群众对住房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也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王蒙徽表示,从过去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到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王蒙徽坦言,我国在短时间内走过了一些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走过的城镇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存在不足,特别是“里子工程”需要加强。例如,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建设问题,城市内涝问题,建设标准问题,都需要在下一阶段,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来解决。

  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介绍,经过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0%,已经步入到城镇化的中后期。

  城市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形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更新的内涵应该是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质提升。

  黄艳称,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主要是要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不增加地方隐性债务,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尤其是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统筹地上地下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安全和韧性,尤其在社区层面,要注重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建设完整的居住社区。

  (综合)


编辑:liqing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