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在国内城市中首提城市街道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青竹湖统征储备土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将人行道与建筑前区统一规划、合并设置,在不增加开发成本的条件下,改善城市景观的同时,增加更多建筑底商人气。 资料图片
街道是与我们每个人生活都息息相关的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四精五有”理念建设的精美街道长什么样?日前,长沙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城管局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美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长沙将突破以往道路建设红线限定的范畴,对城市街道U形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总体规划、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同协作模式开展一体化管理。
这是国内城市中首次提出城市街道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政策文件,也是长沙践行“四精五有”建设理念,推动“精美街道”建设的首个指导性文件。
理念 从“城市道路”到“人文街道”转变
城市街道是城市道路、建筑前区(道路红线与两侧建筑物之间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街道界面共同构成的U形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
过去,城市道路建设停留在“以车为本”的阶段,道路越修越宽,人行空间不断被压缩,对“人”的关注不够,而且忽视了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的协同建设和管理。
这种传统的道路建设理念将彻底被“颠覆”。根据《通知》,今后长沙将实现从“城市道路”到“人文街道”转变,从保障机动车通行向慢行优先、步行有道、骑行顺畅、过街安全无障碍转变;同时实现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统筹道路红线、建筑前区和街道界面的一体化管理,实现道路的功能复合、活动舒适、空间宜人和全龄友好。
“简而言之,就是道路建设将从二维平面上升到三维空间,从只管红线内道路到统筹红线内外U形空间内的建筑前区、街道界面和附属设施等,实现一体化管理。”市政府副秘书长张跃先告诉记者,通过精美街道建设,将显著提升长沙城市建设品质,构建以人为本、 充满活力的城市街道空间。
协同 “规、建、管”全流程全周期系统施策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管线及设施的建设管理权限分属不同部门、权属单位,导致多头管理、权责不明、重复建设、反复开挖等现象频发。
为推动“精美街道”落地实施,长沙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将从‘规、建、管’全流程全周期系统施策,建立起协同设计、协同建设、协同管理的‘三协同’机制。”市住建局总工室负责人介绍,将在规划设计中体现人文温度,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工匠精神,在管理上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具体而言,自然资源规划部门通过开展城市总体、重点片区、重点区域、重要街区等城市设计,加快修订建筑色彩、户外广告等专项规划、规定,为精美街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规划指引;从土地招拍挂阶段就对街道实施管控,将精美街道协同设计的要求作为土地出让条件,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明确。
“以前道路建设单位只负责道路红线路内的项目设计,今后则必须按照精美街道标准,开展城市道路与建筑前区、街道界面的协同设计。”市住建局总工室负责人介绍,这些设计管控要求包括街道整体风貌、设计风格和色彩、绿化景观、夜景亮化、步行空间、铺装及附属设施设置等,后续道路建设单位须与建筑前区、附属设施产权单位对街道进行协同建设。
在协同监管方面,市资规、住建、城管执法部门将建立批前联合审查、批后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对精美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行政监管。
案例 青竹湖打造“一街一景”街区风貌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沙已在青竹湖统征储备土地道路配套设施、新韶山南路等新建项目,劳动路(韶山路至芙蓉路)、三一大道、岳麓大道等道路改造项目中试点采用“精美街道”标准。
其中开福区青竹湖片区项目,市共建中心对片区内7条道路街道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红线内外公共空间,协调解决人、路、车之间的关系,同时保证街道要素与建筑前区及建筑界面各个元素成组成套,色彩形态风貌协调,从而达到“精美街道”建设要求。
“我们综合采用了车道瘦身、小转弯半径、环形交叉、街心花坛、嵌入式地面指示灯等22项探索和创新,将打造‘一街一景’的街区风貌。”市公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青竹湖项目设计过程中,创新地整合了红线内外道路与建筑界面、建筑前区等空间,统筹道路沿线绿地建设、慢行系统、街头小品等。将人行道与建筑前区统一规划、合并设置,在不增加开发成本的条件下,改善城市景观的同时增加建筑底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