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实施第一阶段,北京如何推动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
首都的规划建设发展,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在总规实施第一阶段,北京如何推动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记者采访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
问:城市副中心控规批复已有三年。副中心将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
答: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北京在持之以恒地高水平推动城市副中心控规实施,有序拉开副中心城市框架。
目前,城市绿心和环球影城相继开园,副中心剧院、副中心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去年年底基本实现外立面亮相,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存量工业用地改造方面,张家湾设计小镇内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即将完工,台湖演艺小镇内图书城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
这里面,可以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情况。它是一座全地下的车站,是国内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副中心站建成后,一方面承担交通功能,作为副中心未来的交通中心,成为首都北京新门户,另一方面基于“站城融合”的理念,还要发挥产业功能,成为副中心活力中心。比如,在码头区域规划布局文化综合体、运河商街等功能节点,让滨水景观、绿道和交通系统实现一体化设计。项目已经于2019年开工,预计将在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问:绿化隔离地区对于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建设进展如何?“十四五”期间有怎样的目标?
答:绿化隔离地区,我们简称“绿隔地区”,在北京是由“一绿地区”和“二绿地区”共同组成。目前,“一绿地区”建成公园102个,规划公园实施率达到93.5%,“一环百园”的城市公园环初具规模,“二绿地区”也在加强大尺度绿化建设,建成郊野公园40处,初步形成了环绕城市的绿色生态景观带。从“十三五”期间的情况看,以规划为引领的减量提质增绿工作,为构建平原地区生态安全格局、遏制无序发展,以及提高首都核心功能区的生态安全韧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隔地区”不仅仅要发挥绿化隔离带的作用,还需统筹城镇、乡村、产业等多个要素,实现减量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新总规实施以来,一绿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约20平方公里,二绿地区减量约42平方公里,已经超额完成了总体规划到2020年的阶段任务。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绿隔地区实现“一减五提升”,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稳步减量、服务首都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问:北京如何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眼光进行城市设计?
答:北京的城市设计工作已开展多年。近年来,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等重要规划工作中都开展了城市设计工作,将高水平城市设计融入到重大规划成果中,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广泛吸收各方面专家意见后,我们编制了《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提出望山亲水、两轴统领、方正疏朗、庄重恢弘的大国首都基调特征,包容创新、古今融合、丹韵银律、活力宜居的世界名城多元特色,为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引导和支撑。在城市副中心、南中轴线、长安街沿线等重要区域的规划中,我们也广泛开展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可以说,在城市设计领域进行了不少先试先行的探索和创新。
记者 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