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将正式亮相,它有什么功能和特色?
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今年将正式亮相,它有什么功能和特色?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关村科技园通州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家湾设计小镇专班组长余龙。
新京报: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具体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什么位置?将实现什么功能?
余龙: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位于张家湾设计小镇北泡地块。项目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约1.8万平方米。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永久举办地和主要会场。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钢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幕墙龙骨安装,预计10月份实现外立面亮相。未来这里将成为集设计前沿信息发布、文化活动举办、功能性办公、展示交易于一体的设计小镇新地标。
新京报:在筹备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创新举措?
余龙:会址进行高水准设计,打造工业厂区存量利用的示范区。我们邀请了我国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操刀,按照“尊重历史、延续肌理”的理念进行设计,保留了北泡轻钢厂房的原始钢结构,通过新旧建筑融合的改造方式,将北泡老厂房变为了副中心设计、创新产业集聚的承载空间。
永久会址的建设过程中,首次引入了融合5G新基建、物联网、BIM协同等技术的“智能建造平台”,实现了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未来,永久会址将以推进技术创新、强化产业带动、服务企业发展和提升城市品质为目的,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搭建验证、展示和推广平台,促进前沿技术在张家湾设计小镇迭代升级,促进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和价值提升。
新京报:会址所在地的北泡地块还有哪些亮点?
余龙:除了北京设计周永久会址外,北泡地块内还规划设计了其他功能板块,比如设计小镇的家园中心,我们正在从医疗、教育、文体等方面,完善家园中心功能设置,科学布局“小而精”的生活配套。
同时,永久会址还规划建有共享办公区、全球发布大厅、设计图书馆、咖啡厅等功能区域。设计周期间,这里将打造北京国际设计周最大的场外展览场地;非设计周期间,将常态化承接设计类主题活动、举办展览、开展功能性办公等,带动小镇发展成为副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
新京报:张家湾设计小镇在两区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目前5个地块建设进展如何?
余龙:张家湾设计小镇是副中心“两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设计和科技主打的产业集聚区,未来将成为设计师和设计院的集聚区,同时也是城市科技企业的集聚区,对于副中心提升产业内涵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五个地块中,创新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未来设计园区已经精彩亮相,北泡地块年底正式启用,经开智汇园已经开始招商引资,珠江地块设计方案已经完成,等待报批,今年年内要开工建设。
新京报:张家湾设计小镇打造智慧生活实验室,居民如何感受智慧生活?
余龙:智慧生活实验室位于未来设计园区,在原铜牛厂中。智慧生活实验室是北京市经信局和北京建院联合打造的未来生活实验室体验馆,展示国内最先进的科技公司研发的前沿的生活体验品,涉及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方面。还有一些服装首饰、小家电等产品目前处于设计和体验阶段,未来将走进千家万户,代表科技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