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计”助推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改革开放40年,深圳从小渔村变身大都市。
作为“武汉设计”的中坚力量、湖北省第一批走出去支援深圳特区建设的代表企业,中冶南方曾参与深圳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深圳第一本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深圳第一个工业区、第一个CBD、第一个保税区……10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奔赴深圳,寻找这段珍贵历史。
超前设计深南大道改扩建 50年不落后
深南大道横贯深圳东西,被誉为深圳第一大道,城市坐标轴。
中冶南方资深总设计师李前明曾参与该道路设计,“当年提出50年不落后,将7米宽的碎石路提档升级为50米宽的大道,设计超前,堪称经典。”
1982年,中冶南方的前身——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承担深南大道首次改扩建任务,实施深南中路段2.4公里道路设计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街头车辆极少。“当时出租车100台左右,主要供港商乘坐。”李前明回忆,根据当时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人口规模仅30万,改扩建的道路要兼顾板车、自行车、摩托车以及汽车出行需求,道路修多宽,修成什么样,都没有底,争论很大。
当时的设计团队由国家各部委设计院组成,均具有丰富的厂矿道路设计经验,但缺乏城市主干道设计经历。
如何设计?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凭借总部在武汉的优势,派员踏勘汉口航空路等城市主干道,综合考虑深圳未来发展,大胆提出50米宽路幅方案,设计为双向6车道,快车道、慢车道、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俱全。超前的设计理念获得深圳市基础工作组认可,最终据此确定改造标准。
这一方案为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如今的深南大道,全线拓宽为双向8车道,最宽有160米,车道间为宽阔绿化带。
与深南大道并称深圳三大主干道的滨河大道、北环大道,全长84.6公里,筑起当时特区内外“分界线”的“二线关巡逻路”,也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
原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宋德道介绍,当时国内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参考,技术标准与规范也是一片空白,作为牵头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成为当时设计标准与规范制定者,参与了深圳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深圳第一本工程建设标准。
竖向设计福田中心区路网 打造首个CBD
10月11日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目睹了一场光影视觉盛宴——“辉煌新时代”灯光秀。
灯光秀用流光璀璨的光影方式,讲述深圳不平凡发展故事,美轮美奂,令人震撼。
参与联动表演的楼宇共43栋,以城市中轴线、深南大道等角度为展示界面,形成以市民中心为核心的城市夜景格局。
这是深圳第一个CBD——福田中心区,高楼大厦主要集中于4平方公里区域内,集中展示深圳城市形象。
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城市格局凝结了“武汉设计”功劳。福田中心区高楼大厦以下,30公里地面道路、200公里地下管网全部由中冶南方设计。
中冶南方副总经理周启国介绍,1993年设计之初,引入竖向规划设计理念,路网与区域内建筑物联系紧密,通达性好,使得行政中心群、文化中心群、商务中心群、会展中心群在福田中心区中轴线两侧相互拱卫,熠熠生辉。
更为重要的是,地下市政雨水污水管道系统采取完全分流设计,确保暴雨期间不出现内涝。上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福田中心区未现内涝。
在中冶南方深圳分公司,改革开放之初各种设计图纸上仍保存完好——
一幅狭长的城市平面图上,不同颜色的条块区分出不同的功能定位,这是特区设立后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图。
另两幅图纸中,纵横交错的红黄蓝线条,勾勒出深圳原上步区现福田区道路交通网络;干净利落的黑白线条,呈现出深圳第一个大型工业区——八卦岭工业区总体功能布局及交通路网,与今日八卦岭版图相差无几。
进入90年代,深圳迎来高速发展期,中冶南方相继承担深圳第一个CBD——福田中心区、第一个保税区——福田保税区等多个重要片区总体规划设计。
各种先进理念 从深圳走向全国
2000年以后,深圳着力打造宜居、花园城市,中冶南方以前瞻的规划设计理念实施大梅沙、后海填海区总体规划设计。
深圳大梅沙国际旅游区市政规划设计中,中冶南方一改惯常设计思路,在不影响原有地貌生态基础上,增加调蓄池,实现雨水下渗及综合利用。这一创新举措,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不经意间,让大梅沙国际旅游区成为国内第一个海绵项目。
深圳后海湾填海区历经10年规划建设,于2017年6月全面竣工,这是深圳首个海绵城市建设试验区。规划设计中,20公里市政道路全部按照低冲击开发模式设计,在打造滨水城市景观的同时,突破传统“以排为主”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技术,构建低强度开发的雨水管理系统。
近40年来,中冶南方在参与深圳城市建设中续写传奇,也受到洗礼,各种先进理念从深圳走向全国。
由中冶南方主持的武汉光谷中心城综合设计项目,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理念,正是源于深圳后海填海区规划设计的成功实践。
由中冶南方设计的大型综合管廊项目——珠海横琴综合管廊,借鉴了早期在深圳建设中积累的综合管线布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