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助力冬奥场馆建设
20天,水立方“水”变“冰”的转换即告完成;30天,国家会议中心二期2.6万平方米的钢屋盖在空中实现合龙;45天,国家速滑馆968吨重的马鞍形“天幕”编织成型……过去“出大力、流大汗”的建筑工地,如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将于9月在北京举办的2020年服贸会,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本届服贸会上,建筑业前沿技术也将集中亮相。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等北京冬奥会场馆的智慧建造方案将成为展示重点。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人正在进行焊接。本报记者 程功 摄
从水到冰
每根钢梁都有数字身份
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游泳中心,碧蓝的游泳池是市民们熟悉的亲水场所。2019年12月,正是在这个场地,举行了一场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水立方”首次以“冰立方”的形象亮相。
“至此,国家游泳中心实现了冬季举办冰壶赛事、夏季举办游泳赛事双型转换的场馆功能,成为水冰双向利用的‘双奥场馆’。”中建一局副总工程师杨晓毅说。
从水到冰,搭建转换结构是改造的首要难题。“怎么解决?我们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搭建起由2600根薄壁H型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的转换结构,并为每一根钢梁和每一块预制板都编辑了数字身份,从而实现了转换施工中每个构件的精准复位。”
北斗助力
屋面滑移监测秒级响应
精品建筑,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建设中比比皆是。
距离国家游泳中心不到2公里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昨天正在加紧向主体结构全封顶冲刺。这座造型似鲲鹏展翅的建筑,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两年后将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投入使用。
“从开工到2021年完工,工期仅有31个月。”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总工程师陈硕晖介绍,高效施工的“利器”正是智慧建造。
例如,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屋面滑移监测平台,可实现秒级响应和毫米级精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逐渐走向‘深水区’,更多的数据被开发出来用于工程建造。”
配备“大脑”
“冰丝带”成智慧化场馆
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更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场馆,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系统、一体化定位导航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就像是给场馆配备了一颗精于计算的“大脑”。
同时,建筑结构体系的效率也较十几年前有很大提升。比如,“鸟巢”主结构的用钢量达4.2万吨,而“冰丝带”索网屋面的总重量才968吨,用钢量仅为传统钢屋面的约四分之一。
造楼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北斗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词语,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建设者的口中。“我们要用智慧建造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张晋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