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序言
我们此刻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生态失序的剧变。既发生在环境领域,其强度与能量史无前例,也发生在社会领域,其后果与影响很久以后才能全面看清。
面对这种实际上早已开始显露的情境,中央美院建筑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一种重新整合两者关系的“新生态”实验。一方面,我们力图在教育领域,建构一种师生、学术、学科、学院、社会连续交织的共同体——它始于每一位学生与教师的个体成长,壮大于学术、学科与学院的长期深耕,成熟于社会与国家的价值伦理实践;另一方面,我们力图在环境领域,建构一种基于当代问题意识、立足中国传统自然的室内、建筑、城乡、景观一体化交织的实践体系——它在时间维度上充满历史感,同时灵活弹性且快速迭代,在空间维度上具有地方性、多空隙且全球连接。这种跨越了“种子-师生”、“树木-学术”、“丛林-学科”、“森林-学院”、“生态-社会”的多层级自然喻像,正是这个“新生态”的特征,也是本次展览命名为“新生态”的原因。
在展览主题上,“新生态”既是指形容词的“新”,即体现为不同学科如何重新面对未来的乌托邦计划以及学科内的新语言实验,也是指动词含义的“使之变新”,即思考如何立足当下场地条件展开具体的设计实践,以微小的行动带来社会的大改变。在展览形式上,“新生态”体现为一个由“山水”与“长卷”共同建构的未来自然系统。以“模型”作为“群岛”——大小、高低、错落、浮游在静水深流般的美术馆空间之中;以“图像/文本”作为“长卷”——建筑、城乡、景观与室内不同学科的设计、研究与写作,连绵不断的交织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叠合的当代中国。
感谢建筑学院今年三十六名同学及其导师为这个展览贡献的思考、劳动与作品,你们用纯朴公正的价值与行动,正在回馈社会和建构我们未来的生态!
朱锫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 教授
《砖壁村戏台空间设计》
学生:刘家豪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温宗勇
【作品介绍】
砖壁村戏台空间设计是基于本人论文《晋东南传统村落中戏台空间发展研究》而来的,砖壁村位于晋东南武乡县,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在众多晋东南传统村落中选择砖壁村为目标村落,是因为它符合设计者文献研究中的晋东南当下传统村落的普遍发展模型。首先,其乡村旅游的背景相对成熟,它作为武乡县唯一一个传统村落,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其次,作为传统村落,它极大地保留了村落原貌且在村民生活上,还保持有原先的生活习惯与氛围。所以我对砖壁村戏台空间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到了戏台的选址、戏台与村落的关系、戏台与周边空间的关系、建筑本身的问题以及与村民和游客的关系等几方面因素,使其符合并适用于当下社会模式。
《静宜盛市——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设计》
学生:蒯新珏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李琳
【作品介绍】
街巷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基本单元,既是古都文化的见证,也是城市传统风貌特色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较为强调效率和经济性的建设思想下,构成城市独特魅力的大量街巷胡同逐渐消失在了现代化的高速建设中。
近年来,北京城市存量空间的优化成为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城市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将更依托于既有街巷空间的改造。因此,本研究结合当前街巷空间问题,围绕城市精细化治理展开,并通过香山买卖街环境提升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尝试归纳出现阶段街巷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策略与工作路径,旨在为未来相关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泉州古城县后街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
学生:王宇昂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指导教师:李琳
【作品介绍】
泉州位于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海上贸易的繁荣使泉州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都得到了较好发展。中原文化、海上贸易文化、侨乡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泉州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选择在保护原有古城的基础上另建新城的发展模式,使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今天在泉州既可以看到古城独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大厝、骑楼、洋楼,也可以看到新城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形成了独具泉州特色的城市建筑风貌。
我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聚焦于泉州古城区内建筑特色风貌演变的过程与泉州城市发展脉络的并置研究,客观描述泉州城市发展与建筑风貌演变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在对古城区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状况进行评估,最后以县后街为例,探讨历史街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策略。通过对片区的深入调研,分析片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总结保护策略。在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空间文脉延续的基础上,对片区建筑风貌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规划设计,为古城其他片区建筑风貌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赛博的海平面上升》
学生:张祎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崔鹏飞
【作品介绍】
当媒介技术潜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其就像海平面上升一样,逐渐吞没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开始在媒介的海洋里沉沦。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隐喻”,媒介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塑造着人类的意识形态,本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将海作为一种比喻,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个以屏幕为中心的生存单元构筑了一个巨大的体量,这个体量在不断的变幻着,而这本身也是这个世界中生活着人的绝对信仰,即一个变幻莫测的巨大景观。保障和监测这一切完美运行的是潜藏在内部的控制中心,维持着海洋世界的秩序及生活。
《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群规划设计》
学生:张智乾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虞大鹏
【作品介绍】
近年来,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文化,只有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每一个村落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才是振兴乡村的有效方式。北寨村位于沂南县城近郊、临山傍水,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遗存,具有实现空间合理更新重构的良好基础条件,具备通过文化资源振兴本村的诸多可能和巨大发展潜力,值得被关注与重视。
《异乡人的城事——深圳白石洲里的“拆迁旧改项目”艺术行动计划》
学生:吴文婷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作品介绍】
在当下不再采用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当代艺术创作也与城市空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用艺术活动或行为事件号召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对空间更新具有不同程度的触发效应。设计以艺术事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触发效应为依据,对深圳城市发展的特殊产物——城中村的更新策略进行批判思考。
设计场地深圳白石洲拆迁旧改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启动,这座被誉为“旧改航母”的深圳最大的城中村即将被拆除,意味着借居于此的11万外来租户,将寻找新的城市落脚点。基于此,设计以异乡人的城事为切入点,以艺术行为号召与临时活动集体营造为手段,通过调动住户的行动参与,思考城中村更新的现状问题,进而探索艺术事件触发城市更新的实践形式。
《基于城市意象与“五色体系”双重控制的北京老城天坛街道地区色彩规划设计》
学生:李睿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苏勇
【作品介绍】
城市色彩规划是城市风貌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城市管理者、规划者和市民的关注。目前我国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仍以视觉层面的控制为主,缺乏在深层心理学层面的研究,与人体验城市色彩的感受存在不小距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基于城市意象与“五色体系”双重控制的城市色彩规划理论框架。并选择北京老城天坛街道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该区域色彩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理论运用于该地区色彩规划工作,总结出结构控制和圈层渐变双重控制的城市色彩规划方法,并通过天坛街道地区色彩规划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
《土地村乡村活动中心设计》
学生:李寰昊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虞大鹏
【作品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安靖镇土地村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城郊型服装电商淘宝村,外来人口作为建设主体推动了土地村服装电商产业的发展。伴随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密度不断增加,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也迅速转变,多重因素促使乡村开始了城镇化进程。通过对土地村产业发展与空间格局的演进过程及其互动机制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优秀的产业与空间一体化模式能够良性互动,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村在服装电商产业的推动下走入了城镇化的进程中,但是也随之出现了产业缺乏核心创新竞争力、空间无序建设、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土地村村民作为乡村空间的所有者通过出租将空间使用权出让给了外来电商从业者,而电商从业者作为空间的使用主体缺乏对乡村的共同情感认知,过去的乡村社会结构不再,阻碍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从传统乡村向电商产业为支柱的淘宝村转变的新语境下,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承载乡村精神与乡村公共活动的物质载体也需要新的定义。通过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建,形成“新村民”共同的情感认知,促进各企业间的协作,增进知识技术的传播以凝聚新乡村是本次的设计目标。
《乡村闲置学校与乡村文化的畅想》
学生:鞠聪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朱小地
【作品介绍】
我国的乡村教育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学校布局调整,伴随着撤点并校等政策的出台,大量乡村学校被撤并,产生了大量的闲置校园校舍。这导致了用地闲置、学校资产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在此同时,闲置学校的产生和乡村教育的模式的变化也导致乡村文化出现了断层,乡村文化的延续成为重要问题。所以,被撤并学校的闲置土地和校舍的处置等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基地位于山东省威海市黄岚村镇与农田交接处,用地面积12000 平米。东侧北侧为农田,西侧为村落,南侧为水塘。基地内现有废弃中小学三层教学楼两栋,附属用房4 栋,烟囱一座。
设计以再生乡村文化,唤醒乡村记忆为主题,畅想乡村闲置学校的改造如何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在闲置学校的改造设计中,将村落发展中不同的新功能分类置入到闲置学校内,将村民需求中比较重要的功能(卫生室、餐厅、商店、展览馆、文化纪念等)依据合理的建筑分区进行布置,同时对村民自主更新难度与改造成本进行考虑。与此同时,根据周边民居布局提取出20m*20m模数,建立以此模数为基础的方形模块。模块的直角边呼应村落边界,每个模块的弧形边塑造系统内部丰富的环境。模块系统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主题,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及论文研究结论定义其功能。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传统文化遗产,更是一种永续的文化与精神资源,成为填补乡村中小学闲置后乡村文化空缺的一种方式,为闲置学校再利用与乡村文化的结合提供一种新的想法。
《农民拆迁安置社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学生:胡宇晨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作品介绍】
伴随着持续四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占据了大量城市周边的农地,随之带来了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问题。整村整建制的村庄农民进入安置小区,他们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平面化村庄格局和庭院式生活环境被集合住宅小区所取代,虽然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关系依旧存在,但是空间环境带来的邻里交往方式的改变,也催生了村民对过去记忆怀念。因此,针对当下整建制农民拆迁安置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公共景观环境构筑角度融入村民记忆,并引导、鼓励村民融入新的环境,构建新的家园,是整个设计的关心焦点。中心活动区域、楼宇边际、空间路径、以及传统活动方式带来的空间影响,探索新的居住景观形态。
《密云老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学生:高小琳
学号:12160500029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虞大鹏
【作品介绍】
为了积极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汽车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和市民健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重新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本设计围绕“健康城市与慢行交通系统”的主题,总结健康城市和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并以密云老城区慢行交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根据理论首先分析健康城市和慢行交通系统两者的关系。慢行交通系统作为健康城市的重要建设要素,是有效提高城市公共健康水平的基础建设,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回归到城市整体,分析得出影响健康城市慢行交通的相关因素,需求因素、公共服务因素、空间因素等方面都对健康城市下的慢行交通系统的优化产生影响。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密云老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现状存在道路安全不足、设施分布不均和空间环境不佳等问题,针对其慢行交通问题,设计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将健康城市与慢行交通相结合,提出建立健康慢行系统、细化道路网络、整合服务设施、提高空间活力等慢行交通优化方案。
通过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慢行可能,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让人们参与更多的慢行活动,建立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达到降低污染、吸引锻炼的目的,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营造健康的城市氛围,为健康城市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使整个城市的人群、环境、文化、服务等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
《团山村“建筑针灸”计划》
学生:叶子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吕品晶 邵伟平
【作品介绍】
建水县团山村是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评选的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研究、保护、展示以“八大厅”为代表的团山村民居建筑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建水县团山村“八大厅”合院的原型、合院的组合方式、合院的选址与朝向,总结了建水县团山村“八大厅”的建筑意匠。同时,呈现了团山村张氏家族风俗习惯的差异与融合,以及“八大厅”居住形态的差异与融合。“八大厅”民居从平顶走向坡顶,不仅是建筑物屋顶形态的演变,还是张氏族人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演变。“八大厅”民居从串联走向并联,不仅是建筑物连接方式的不同,还是张氏族人居住需求和生产需求的不同。“八大厅”民居从向心走向离散,不仅是建筑物选址地点的改变,还是张氏族人家庭观念和宗族意识的改变。通过对团山村“八大厅”的建筑意匠进行解读剖析,进一步明晰了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即:人塑造了空间,而空间又反过来塑造了人。团山村和张氏家族未来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机遇。不论未来将会身处怎样的境遇,都应该回到最初的原点,回到张氏宗祠,遵循精神与物质的共同传承,遵循匾额上的教诲——“绳其祖武”。团山村传统村落风貌较为完整,遂采用“建筑针灸”的方式介入团山村的建设,通过小而精的新建或改造,精准植入新的形态和功能,以点带面的化解团山村现有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激发团山村的新活力。到这里,论文和毕设暂时告一段落。回望研究生三年,收获良多,感谢导师吕品晶教授的指导,感谢四工兄弟姐妹的帮助,感谢美院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
《传统村落与艺术共生——川西林盘更新设计》
学生:赵阳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李存东
【作品介绍】
当下传统村落的逐渐消亡成为当代艺术关注的焦点和创作来源,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公共性以及艺术创作旺盛的生命力也成为传统村落更新的新生力量。探寻以“艺术介入”作为方法手段保护中国传统村落,试图建立艺术与传统村落的共生策略,实现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其历史文脉的进一步传承。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村落居住环境形态,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当地村落文化的最好载体。“农一林一水—宅”有机融合的生产和生活模式,本身具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态价值。设计基于研究论文《共生观念下艺术介入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艺术介入的手段对四川园田村林盘的的整体形态以及局部进行保护和更新。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永定门公园更新设计》
学生:张玮琪
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学
指导教师:苏勇
【作品介绍】
本方案设计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思想,对永定门公园进行更新设计。通过将水体引入公园中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空间,将公园分为中轴线游客体验路线及公园两侧居民休闲路径两种功能区增加功能多样性,将南北两侧被车行道切断的空间重新织补并打造不同的空间景观,设置历史展示墙群、历史感雕塑等方式增强文化性,分别对应了“城市双修”理论框架中的生态修复、功能修补、空间织补、文化唤醒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手法将永定门这个大型绿地公园打造为综合性的多层次的全市性公园。
《城市记忆的叙事体验容器——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2.0》
学生:段文凯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作品介绍】
客观历史是大量点链接起来的线性的叙事结构,当下我们所讨论的历史是一种对于过去的不存在的事物的有问题的不完整的重构,其实质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客观之上的主观判断。记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其中的一种,唤醒记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映像再现的过程。是一种片段或者说以自由基存在的历史片段的个人主观重构,是一个复杂的抽象空间网络结构。
设计从历史与记忆的感受模型及绘画表达入手,试图寻求建筑中自我的存在、历史与记忆的内在关系(抽离与粘连),在方案中建立基于记忆场概念下的历史、记忆、文化、功能、时间、自我等诸多因素与抽象模型及绘画的内在逻辑映射关系,体现筒仓建筑作为文化建筑的独特性与生命性。
方案基地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中下游南岸的民生码头,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带的末端。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一期的改造设计由大舍建筑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项目被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造2.0某种程度上是一期改造的延续。基于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理论,对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中蕴涵的记忆场所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承载上海城市文化的艺术空间载体;功能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的“体验容器”。
《白日梦——艺术游乐体验馆》
学生:冯珊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作品介绍】
美术馆是审美体验发生的场所,这是美术馆的灵魂,也是其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美术馆建筑作为美术馆性格的体现载体,建筑空间的审美特性是激发人审美体验产生的重要方面。在毕业设计中,我选择儿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小岛作为项目位置,它位于城市中央,却仿佛与世隔绝,像是漂浮在城市中的另一个时空。在这里,这个小岛上,人们是否能够做一场没有意义的白日梦呢?这里是一个艺术游乐的场所,一个体验的场所,人们专注于虚幻而又真实的感觉,处在清醒的幻境之中,在梦境中迷惘,在梦境中体味……
《模件与空间—模块化高层建筑设计》
学生:黄聪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周宇舫
【作品介绍】
装配式高层建筑的形式“建构”特征是,在建筑工业化的条件下,装配式高层建筑基于标准化的设计特点,以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方法,将建筑预制构件与建筑的结构系统按照一定建造逻辑与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进行连接与组合,创造建筑的结构形态,并从建筑的结构形态中,以数字建造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模块化的组织关系与美学特征。
工业时代建筑师对未来技术的主张,以及在实践中展现出对机械式乌托邦的巨构的追求,启发了诸如模块化以及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而这些乌托邦设计对于今天的模块化建造仍然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高技派的热潮褪去后人们开始重新反思技术对于建筑的适宜性,并将目光聚焦在建筑与环境、气候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当前数字建构技术、构件定制化条件和网络定制共享,共同建构了装配式模块化高层建筑的发展新趋势。
在此作品中通过设计一种具有不同组合方式的单一模块化构件作为高层建筑形式建构的基础,基于一种模件程序化组织的设计思路来建立特有的建构逻辑,将空间与结构的形式包含在这种始于单一构件组合的建构逻辑当中,基础构件的特征成为影响建筑形式建构的重要因素。这种构件模块建造的普遍性意义在于,在以具有批量化制造特征的单一模件作为建筑基础构件的前提下,通过构件形式与构件组合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模块化建筑形式建构产生更多的结果。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设计》
学生:王浩坤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小红
【作品介绍】
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基地位于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南侧,基地南侧为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设计立足于场地环境中自然与城市两个属性,连绵屋顶的建筑体量呼应遗址公园的起伏景观,并成为连接公园与基地另一侧城市行政办公区的媒介。同时模拟考古探方的空间模块,形成空间原型,以场地周围环境为诱因,对体量进行调整变形以适应场地条件。设计中建筑内外的整合是立足论文中研究德国建筑师夏隆的有机建筑作品手法,探讨最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把建筑空间与周围环境、人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对每个项目的特殊性从人与空间的关联出发,并适应场地环境,最终产生独特的在地性建筑。
《微信介入·空间之谜——快闪店设计》
学生:李嘉琦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何崴
【作品介绍】
快闪店(pop-up shop)是一种不在同一个地方久留的品牌游击店(Guerrilla Store),在商业发达的地区设置临时的铺位,供零售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若干星期)推销其品牌,针对一些季节性的消费者。
作品以建筑师对“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介入下建筑创作”的研究为基础,并抓住快闪店“突然闪出”的营销模式,采用可以快速搭建的“脚手架”作为基本结构,并以“谜”作为空间营造的核心,抽取了当下“网红建筑”创作的重要元素,使用符合“网红”气息的创作手法,尝试性地建构一个能够满足当下消费者“新需求”的消费空间,从而增加消费者从线下体验到线上传播的可能性。
《北京兆军盛菜市场改造设计》
学生:李锦莉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侯晓蕾 刘文豹
【作品介绍】
兆军盛菜市场是典型的老北京菜市场,位于大佛寺东街与美术馆后街之间的地块,地块内以民居四合院为主,菜市场就位于这些民居建筑中间区域,室外空间狭小拥挤,因此改造设计不仅要提升菜市场室内空间品质,还需要打开地块空间,让菜市场不仅为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公共交流的场地。
改造设计基于菜市场室内现有的采光、通风和色彩氛围等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采用艺术化处理的天窗满足室内自然采光通风,同时阳光通过彩色天窗照进室内能起到活跃室内空间氛围的作用。
方案将部分一层空间架空,既打开了原本拥堵的一层室外空间,也提高了地块的利用率。架空的一层开放空间可以添加一些临时性的业态,如室外跳蚤市场、室外餐饮区、儿童游乐场等,同时也可以成为附近市民的“客厅”,可以为附近老人提高晨练的场地,为购物的市民提供休息的场所,为放学的孩子提供游戏空间,为晚饭后的老人提高广场舞空间,为年轻人提供夜宵活动空间……菜市场便于市民活动交流的同时,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和更长的经营时间。
《北京市朝阳文化馆设计》
学生:刘雅铎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小红
【作品介绍】
北京市朝阳文化馆位于北京CBD,以促进市民公共文化生活为前提,公共性与开放性的设计理念以空间与结构整合的方式来展开。
结构作为建筑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可以积极地参与进空间的塑造。硕士论文通过研究瑞士当代建筑师克雷兹与康策特在空间与结构整合方面的实践,并回顾建筑史中空间与结构交织的发展,探讨以结构塑造空间为策略,实现建筑的真实性,赋予建筑精神品质的方式。
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本设计尝试应用研究所得的设计方法,使位于CBD区域的朝阳文化馆具有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而满足当下人们日趋增加的文化活动需要。
《以建筑为媒介——CAFA设计大楼未来教育场景想象》
学生:孙丽程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傅祎
【作品介绍】
本案设计研究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学术基础,旨在将CAFA设计大楼转变成为连结学校与社会的“媒介”,同时对未来教育场景进行想象。
在设计策略上保留原有框架结构体系,插入四个规格不等的异形巨构体,作为教育场景产生与体验的场所,实现校园智能化与虚拟化,以面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冲击。其它部分设置“集装箱”式的具有空间自组织形态的单元功能房间,形成灵活多变的教学场所。最终通过整座设计大楼由内而外地验证“行动者网络”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有效性。
在论文写作中,以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概念中的社会属性释义作为学术关注的起点,研究对象聚焦大栅栏地区的社区营造这一热门话题,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等工具构建了案例分析框架,从相关行动者、设计行动实践、社会空间变化、行动阶段成效等方面剖析了案例中具有空间自组织性质的社会修复事件,将个案实践经验转化为营造策略,弥补了我国大陆社区营造体系的不足之处。
《1876 - 2019》
学生:谭旖旎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兵 韩涛
【作品介绍】
该作品以笔者深入研究山西八台子圣母堂建筑为基础,用该建筑1876年初建、1900被毁、1914年重建、1931年成为废墟、2019年现代五个时间节点为背景,描述历史事件对建筑产生的影响。同时笔者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意识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对建筑形态产生的影响, 那么,未来的建筑会是怎样呢?
创作题目为《1876-2019》,创作以拼接艺术的手法表达出历史的碎片、将不同时期的特征符号进行重组,以构图、色彩、绘画等方式作为语言描述,讲述作者观察到的建筑生命周期。
《泰安石房美术馆设计》
学生:汤铠纶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徐全胜
【作品介绍】
场地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旧工业区,最初这里曾是兵器制造厂,后因城市变迁转变为电讯三厂,随着现代城市更新的步伐加快,这里逐渐被废弃,原本的工业生产活动不复存在,但是场地中仍保留了以往工业生产所留下的痕迹。由于这里的建筑都为石头砌筑而成,后被更名为石房文化创意园,这里逐渐聚集了一些民宿、手工坊、茶室等文化项目,将此地作为实践本论文研究方向的实践场地,不仅具备旧工业建筑的原生基础,也初步具备文化气氛。因此设计者在此选择了几栋比较合适的建筑进行了改造,并将其改造为一个可以凝聚场地文化氛围的一个集教育、展示为一体的美术馆。
《隐匿的观照:复制与分裂——XAFA图书馆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程启明
【作品介绍】
古代图解是一面隐匿的镜子,隐秘着古人自我的观照和追寻。正是在镜子的映照中,思维的异域和画语的他者,被彻底地空间化了,让图解成为了一个敞开的他异空间,一个变异甚至折叠的时空结构,一个异托邦。在僭越的思想空间,镜子无穷无尽,因为复制与分裂就是镜像的本质。
方案基地位于西安市南部XAFA新校区的一片未开发的台地上。与所在地的其他校园建筑不同,该图书馆建筑位于中央水景地块,四周景观资源丰富。笔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根据建筑所在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提出“借山框景、临水鉴镜、顺山行势、弥合地形”的环境策略,通过建筑的存在使环境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在创作方面,笔者尝试将自己抽象的观念物化成感受模型,并将建筑语言化,与场所结合。艺术、文化、功能在新建筑中分别自成清晰逻辑的同时,又相互交织。方案本身既是一次物质实践,也是一次观念实验。
《游牧工场——酒仙桥5号文创园改造设计》
学生:万伟民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傅祎
【作品介绍】
本案设计根植于对创意氛围的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旧有资源创造更加适合文创从业者的园区形态及空间经营模式。设计以原有工业厂区为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厂区院落的重新组织、多向路径的引入和空间界面的消解等多种手段重构了园区空间形态,形成了流动的“游牧空间”。社交场景的融入与整体氛围的塑造则是以空间为动力引导园区社群关系的构建,为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传递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在论文研究中,从经济学领域创意氛围的概念切入,将其具化为文创园策划、建设、设计、经营评判的核心精神,构建了以物质场所和社群关系为结构的分析框架,并以此结合案例探究了利用旧有资源和区域文化价值创造真正促进创意生产和文创产业发展的园区环境。
《避暑山庄香远益清乾隆盛期原貌复原设计》
学生:姜英杰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王小红 王小工
【作品介绍】
承德避暑山庄的香远益清建筑群位于山庄湖区东岸、地处热河泉片区。作为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二十三景,以“荷香清远”的特点在山庄众多园林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山庄以水景为主题的园中园代表。清代康熙皇帝常在此曲水流觞、听泉赏荷,整座园林颇具文人气息。乾隆时期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喇嘛来山庄朝贺皇帝七十万寿,乾隆皇帝将此地改为藏式陈设佛堂,至此院落中的建筑规模与数量达至顶峰。原建筑衰败于清末,毁于民国初期,现仅存遗址。
本次的复原设计以遗址面貌为基础、以笔者的论文研究成果为依托,对香远益清建筑群乾隆盛期的总体规划面貌和各单体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数字化复原展示。同时对主要建筑的内檐装修与陈设进行了充分的考证与图纸表达。从而探索香远益清在营建形制、建筑做法、使用功能和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成就。在填补山庄这一研究空缺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水景园林的研究成果。
《线性遗址——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学生:王霄云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史丽秀
【作品介绍】
场地位于百年京张铁路的终点——张家口,作为城市工业化的代表遗存,不仅具有空间特殊性,更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抓住京张铁路的线性空间特征,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方面,激发研究思维与创新性角度,融入动态设计、互动体验的设计概念,提出从空间结构到边界处理的设计策略等。使京张铁路遗址的保护与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功能不断变迁的现状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当下社会的精神象征。
《观画·观园——基于弘治本西厢记观看的空间设计》
学生:徐子
研究方向:建筑学
指导教师:周宇舫
【作品介绍】
观画与观园难以分割。从古至今,园林图像不管对于古人之阐释园林或是今人之解读园林都是不可或缺的。本设计始于对弘治本西厢记的图像空间研究,尝试讨论:以美术史学所关注的图像材料之空间性、物质性为启发,观看绘画与观看园林将能产生怎样的联系。
观画的方式能够成为观园方式的指引,进而成为设计的指引。弘治本西厢记的图像空间具有其相应的观看方式,它将连贯的空间拆分为对于复数景象组的观看,然后通过策略性的组织再构建为观者的观看体验——论文通过研究弘治本西厢记的图像空间,探讨其与以瞻园西园和沧浪亭翠玲珑为代表的现存园林观看间的关系;设计则将广西省桂林市大圩古镇中的戏台空间改造作为实验对象,讨论的该方法在空间设计、表达上的呈现。
《格物植之——北京大佛寺东街绿色景观微更新》
学生:疏伟慧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学
指导教师:侯晓蕾
【作品介绍】
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从属于魏家社区范围,为典型的北京老城居住性历史街区。街区业态复合,整体风貌较为杂乱,所设置的公共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使用诉求。因此,急需打破居民与街区环境的割裂现状,将街区绿色景观微更新过程作为居民与街区的粘合剂,重新构成居民日常生活与街区的紧密联系,最终营造出具有老城特色的可自化更新的街区景观环境。
方案以“共享、共建、共治”为核心思想,引入模数模块,以600*600cm的方格为单元进行拓扑,将小范围的更新改造活动与社区营造活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对街区进行绿色景观微更新。通过对街区中人的行为种类与频率进行分析后,搭建了主要景观框架,并细分为两个模块,设置共享花园、共享菜园、集市花园和社区花园等空间,满足居民在街区公共空间中基本的购物、健身、种植、休憩、停车等功能性需求。在街去中见缝插绿设置大量供居民自主、共同营造的种植池与花架,为社区营造活动提供物质载体,加强居民在街区中共享、共建、共治活动的发生,以点带面的深化微更新改造活动。
《冰雪筑梦 —— 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线路北辛安路站过渡空间设计》
学生:毕媛媛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崔冬晖
【作品介绍】
北辛安路站位于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延线路(11号线先行建设的“奥运之线”),届时将服务于冬奥,满足冬奥赛时及赛后大型活动大客流出行需求。
根据研究所提出的“环境戏剧”策略对站内过渡空间进行设计,整体空间为冰雪运动主题。在交通路线中选择人流量较大的楼扶梯垂直交通空间设计核心筒,并延伸到地上,引入自然光线。核心筒的站厅部分,在满足交通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古代冰雪运动文化打造展示氛围空间;站台部分以现代冰雪运动(冬奥项目):跳台滑雪、花样滑冰、冰壶等为空间主题氛围。站内流线过程中接收从低到高饱和色彩的视觉感受,给乘客带来进入站内第一视角的冰雪运动空间氛围。
《砼·意象剧场》
学生:王李乐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邱晓葵
【作品介绍】
砼•意象剧场是建立在混凝土材料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剧场空间, 是以多种聚集性小空间布局的实验性剧场空间。砼·意向剧场中由四个主要的小空间纵向连接构成,四个空间依次将围合形式递进,混凝土与其他材料混合的比例递进,形成连贯的材料感知强度的变化。
砼即是混凝土,本设计项目在论文研究室内设计中混凝土材料的艺术表达的基础上将混凝土材料实验运用到空间中,与木材、玻璃等材料在空间中搭配组合,将特殊的混凝土试验样块与室内面层结合以达到不同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论文研究聚焦混凝土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性与材料的拓展性,把混凝土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将研究重点放在它与空间、人,以及多元化的材料交互关系上,使得混凝土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呈现出更具个性的视觉效果,能够在室内空间中更好的应用。通过结合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希望能够对室内空间中的混凝土材料带来新的解读,并在未来的装饰混凝土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铸忆之境——北京地铁首钢站设计》
学生:姜苏洋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崔冬晖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以北京地铁11号线首钢站作为研究对象,将携带首钢记忆的物质元素或符号植入空间设计中,通过空间场景的色彩、材料质感、细部刻画及空间道具等可感知的质性,通过不同设计手法对这些叙事语汇进行编排和组合,把人的记忆体验带入空间营造中去。同时在轨道交通的特定空间内赋予场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重要空间交点处精心布置了几组“记忆装置”,记忆装置的形态充分选取首钢内部极具记忆特点的物件进行记忆呈现的媒介。这些装置作为承载记忆的容器展示,或融入了首钢记忆的物品,或再现了首钢记忆的场景,运用“首钢记忆+馆”的结合,多维度展示首钢的历史和过去。同时这些装置配合灯光媒体介入形成的空间,也将成为乘客历时性游览的引导,同时形成一段段关于城市记忆的蒙太奇。首钢与时间、空间、事件,相互渗透,时断时续,与乘客形成丰富的对话。
《极限·景观 —— 滨水滑板极限运动公园景观环境设计》
学生:谢绣竹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教师:丁圆
【作品介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新兴的滑板极限运动公园深受青年喜爱,本设计基于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滑板运动公园作为一种特殊专项运动公园,其景观元素构成上与普通公园存在很大差别,对场地以及周边景观环境有一定特殊性需求,因此,滑板极限运动公园的景观环境至关重要。
本设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裴务村的龙河与三通道交汇点的一处滨水区域,基地面积55000平方米,基地紧邻龙河,场地处在五个互相间隔的湿地池塘之间,这些湿地作为典型的华北湿地景观,虽然面积有限,但其本身的生态效益依然十分显著。场地原本作为农田使用,使得周边湿地逐渐退化,而将农田转变为城市公园能促进湿地系统的恢复,使生态效益逐渐回归。
《聚·焦 —— 青年共享公寓设计》
学生:唐萍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邱晓葵
【作品介绍】
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因缺乏连接而产生的孤独感、焦虑感,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活力,变得冷漠、丧、麻木。为了创造人与人的连接,“共居”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年轻人们最天然的连接方式,人们在保有个人私密空间的前提下,共享部分公共空间,共同生活和分享的一种生活模式。通过交流来丰富彼此的圈子。设计从年轻人的需求出发,对于空间的设计感、共享性与私密性最为关注。作者的论文是对于空间中圆形态的研究,在一定的研究基础上了解到,从功能上来说,圆圆形围合的空间私密性满足年轻人对于居住空间的隐私要求、圆形态的形态特征给人包容的感受,其次形态的空间无论是曲线的边缘还是围合的空间类型都能起到“聚”的效果,从视觉上来说,圆形态的出现,使空间造型语言丰富、空间形式富于变化,从视觉上刺激人们的好奇心。
《遇见街巷·预见城市 —— 延寿街街巷环境空间景观设计》
学生:林雪莹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学
指导教师:侯晓蕾
【作品介绍】
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不仅作为交通廊道具备运载传输功能,或是单纯观赏参观而出现,更是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邻里交往的载体,成为城市特质的展示窗口,成为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外部延伸,承载着城市居民购物、休闲、交往、学习、工作等多种用途功能。
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空间自发更新提供了一种关注城市、观察生活、定义空间的新视角,对于更全面理解城市生活、补充和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不足等大有裨益。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通过对延寿街场地进行分析,选择在空间建构与事件植入方面展开设计。保留场地整体的线性结构,从道路基面空间、过渡性空间、围护界域空间、设备设施空间以及景观节点五个方面入手,对呈现碎片化的空间现状进行梳理整合,以微更新方式介入街巷空间,通过对场地较小影响的手段将街巷沿线空间加以串联,软硬相间、错落有致,拆违与保护相结合,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叙事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