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行业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地区TOD评估研究

  随着我国高铁与城际客运站的建设和发展,客运枢纽地区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批评,越来越多选址于新城新区的城际客运枢纽希望能够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追踪国际先进发展趋势,探索站城融合的新模式。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借鉴国内外高铁枢纽发展实践的同时,追踪其评价标准的变迁,在此基础上重构适用于我国的高铁客运枢纽建设评价标准,通过标准引领实践,提高北京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本研究分为以下5个部分:

  (1) 高铁枢纽实践与评价标准的发展变迁:对国内外枢纽及周边地区发展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检索。发现:随着高速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无论是具体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领域,人们对城市枢纽的认知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具体建设项目的决策者认为,城市枢纽的作用已不只局限于交通换乘,其本身在功能上应作为城市重要的目的地,为周边地区的繁荣复兴提供机遇,促进投资、环境改善、交通功能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引导下,提出了针对于城市枢纽地区的“四代枢纽”发展脉络。以铁路客运站、交通综合体、客站城市综合体和枢纽场所地区分别指代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理念基础上的城市枢纽建设形式。 

  (2) 国内外高铁枢纽及周边地区的评价体系比较借鉴:本研究重点梳理了“节点场所模型”“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耦合模型”(荷兰) 和ARCADIS可达性导向开发基准指数(MODex) 以及TOD指数(宇恒) 等相关评价指数体系。系统总结了既有城市枢纽评价指数系统的指标构成、取值方法、评分标准和评价结果。 

  (3) 以城际客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枢纽综合指数体系构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包含交通换乘、城市服务功能、环境品质、场所营造4大类,共14个评价指标的指数构架。

  (4) 对标分析、结果校核与指数系统的修正:运用上述评价框架,对北京副中心站(设计方案)、北京南站、重庆沙坪坝站(部分为设计方案)、香港西九龙站、上海虹桥站、日本东京站进行数据采集利用高分卫片为基底,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进行图像识别,最终得到用于空间分析的建筑数据,同时结合poi开源信息数据库,对案例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标分析。在对多轮数据进行合理化评价及修正的基础上,确定本指数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权重、数据标准化方式等,最终确定城市枢纽指数体系。在计算对标案例的总分数、各子项分数的同时,分析各项分数对应的功能与空间内涵。 

  (5) 对北京副中心站空间设计的改造建议:由于本研究开展于副中心站初步方案提出和最终方案确定的时间窗口之间,指数各子项的对标评价结论在指导副中心站空间方案改善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例如增加城市出入口,优化步行路径及引入自行车接驳系统等,从而使副中心站能够在站城一体化建设方面保持先进性。 

  城市枢纽的建设实践性很强但长期缺乏评价标准的指导,本研究力图通过建立城市枢纽指标体系,弥补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同时通过指导副中心站的实践,带动我国枢纽地区站城一体化发展,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场所空间。

编辑:李梦丽
凡注明“国际设计网”的所有文章,及本网站上的项目案例,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设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